下载此文档

名词解释简答.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词解释简答
四、名词解释
1、巴申定律:反映间隙电压耐受强度与气体压力之间的关系的定律。
2、绝缘的老化:因电场、温度、机械力、湿度、周围环境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使电工设备绝缘在运行过程中质量逐渐下降、结构逐渐损坏的现象
4、U50%:指某气隙被击穿的概率为50%的冲击电压峰值。
5、残压:放电电流通过避雷器时,两端之间出现的电压峰值
: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的倒数即为该粒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
: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展的气体放电现象。多发生在绝缘子、套管与空气的分界面上。
:感应雷过电压是雷闪击中电工设备附近地面,在放电过程中由于空间电磁场的急剧变化而使未直接遭受雷击的电工设备(包括二次设备、通信设备)上感应出的过电压。

:在极不均匀场中,随着间隙上所加电压的升高,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小范围的电场足以使空气发生游离,而间隙中大部分曲域电场仍然很小。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薄的一层空气中将具有自持放电条件,而放电仅局限在大曲率电极周围很小范围内,整个间隙沿未被击穿。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电晕放电。
:是多层电解质组成的复合绝缘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空间电荷极化
:电力系统中用以确定输电线路和电工设备绝缘水平的原则、方法和规定。
:雷暴日是指某地区一年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以上的雷声就算一个雷暴日。
;关于气体电击穿机理的一种理论。
15. 绕击率:绕击率是计算输电线路耐雷水平的重要参数。

:气体绝缘材料击穿后,经过极短时间(分子流动、交换时间)就可以自动恢复到击穿前的绝缘水平。
:通过地线的垂直平面与通过地线和被保护受雷击的导线的平面之间的
夹角。
:进线段保护就是在接近变电所1~2km的一段线路上架设避雷线
: 电力系统中一些电感、电容元件在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
:电气距离是指系统上两个点之间的联系阻抗
:根据电气设备在系统中可能承受的各种电压,并考虑过电压的限制措施和设备的绝缘性能后来确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便把作用于电气设备上的各种电压(正常工作电压及过电压)所引起的绝缘损
坏降低到经济上和运行上所能接受的水平。其核心问题为确定设备的绝缘水平。
:当场强大于某个临界值Ecr时,电子崩可以仅由电场的作用而自行维持和发展,不再依赖外界电离的因素,这种性质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去掉外界电离因素,仅有电场自身即可维持的放电现象。
:一小时内,人耳只要听到雷声,无论次数多少,均记为一个雷暴小时
:极化指数PI:在同一次试验中,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在雷暴日T=40的情况下, 100km的线路每年因雷击而引起的跳闸次数。:
: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
:表示该气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来表征气隙在冲击电压下的击穿特性,称为气隙的伏秒特性。

五、简答题
?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汤生放电理论与流注放电理论都认为放电始于起始有效电子通过碰撞游离形成电子崩,但对之后放电发展到自持放电阶段过程的解释是不同的。汤生放电理论认为通过正离子撞击阴极
不断从阴极金属表面逸出自由电子来弥补引起的电子碰撞游离所需的有效电子。而流注放电理论则认为形成电子崩后,由于正、负空间电荷对场强的畸变作用导致正、负空间电荷的复合,复合过程所释放的光能又引起光游离,光游离结果所得到的自由电子又引起新的碰撞游离,形成新的电子崩且汇合到最初电子崩中构成流注通道,而一旦形成流注,放电就可自己维持。因此汤生放电理论与流注放电理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放电达到自持阶段过程的解释不同,或自持放电的条件不同。
汤生放电理论适合于解释低气压、短间隙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和现象,而流注理论适合于大气压下,非短间隙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和现象。
—正板间隙的击穿电压高于正棒—负板间隙的击穿电压。
v不对称极不均匀电场气体间隙(典型电极为棒—板间隙)的电晕起始电
压及间隙击穿电压随电极正负极性的不同而不同。正棒—负板气体间隙击穿电压要低于相

名词解释简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3 KB
  • 时间2017-06-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