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的目标
提升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师德修养水平;
提升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能力;
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提升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二、培训时间与内容
第一阶段(6月12日至6月21日)为集中培训;第二阶段为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学员回到任教学校将所学到的理论和技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同时完成有关校本研修任务;第三阶段(12月24日到12月26日)为再集中培训与总结提高。
培训内容主要是围绕师德修养、教学技能、历史专业知识、教学研究能力四个模块展开,具体细化为培训课程表。
三、培训方式
采取集中的理论学习与分散的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模式。
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配一名指导教师:
第一组指导教师:陈超
第二组指导教师:余小明
第三组指导教师:陈建平
第四组指导教师:许云钦
四、培训任务(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1、认真做好每天的听课笔记;各小组分工整理笔记(第一组:13—14日;第二组:15—16日;第三组:17—18日;第四组:19—20日)
2、每人必须在小组上说课,时间10—15分钟;在小组说课的基础上,每组推选2位学员参加大会说课;
3、每位学员要在小组会上畅谈培训心得,在此基础上,每组推选2位学员代表小组到大会交流;
4、各小组要做好小组活动的记录。
第一阶段必须上交的材料:
1、各组整理好的听课笔记(纸质版和电子版);
2、小组活动记录(纸质版);
2、8位上台说课学员的说课稿(纸质版和电子版);
3、8位上台交流心得的学员的发言稿(纸质版和电子版)
四、培训任务(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
1、每人开设1次由指导教师点评的公开研讨课,有条件的学员可将自己的公开课刻成不超过200兆的光盘,以便我们挂在“福建基础教育网——历史”上,并适时进行评比。
2、撰写1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
3、撰写1篇教学反思;
4、撰写1篇历史教学论文;
5、撰写1份校本研究的方案。
以上作业都必须有纸质版和电子版二种形式,第三阶段报到时带来,组长收齐后由学习委员集中上交。
五、纪律要求
1、请按时出席培训学习,并按听课证编号在指定位置就坐;上课期间请不要迟到、早退或随意走动。对无故不参加培训1天及以上,或请假超过2天及以上学员,不予结业。
2、请不要在会场拷贝教学课件、使用会场电脑,培训结束后相关资源将挂在“福建基础教育网——历史”栏目供大家下载。
3、纸质版材料可到图书馆二楼打印。
六、考核形式
对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采用过程性评价,根据学员的出勤情况、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采用学员互评、专家评价、班主任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考核。对全程参加培训且考核合格者,发给“省级培训合格证书”,并记入继续教育学时。
布达拉宫_部分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