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号字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官至礼部主事,辞官南归主讲于书院。诗气势纵横,有《龚自珍全集》。他且开一代新诗风的大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作者简介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龚自珍纪念馆
北京
浙江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人)怀揣无穷的愁绪离开京城,抬头看天,已是夕阳西下;马鞭一挥,出城向东,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它化作春天的泥土,培育出更美的鲜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渲染出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
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胸中的忧虑、怨恨以及失落当然不会少。
一边吟诗,一边扬鞭东指,眼前是天涯路漫漫。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这首诗第一二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前两句中的“浩荡离愁(离愁)”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渲染出一种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
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诗人怀揣无穷的愁绪离开京城,抬头看天,已是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马鞭一挥,出城向东,就如同人在天涯一般。
《己亥杂诗》授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