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茶馆》——改.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茶馆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投湖自尽。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柳家大院》、《断魂枪》;剧本《龙须沟》、《茶馆》、《方珍珠》。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骆驼祥子》(1936)是老舍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长篇小说的一部杰作。
左:《骆驼祥子》剧照;右:《骆驼祥子》电影海报
全剧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清末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于此。
第二幕(节选部分):民国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
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哀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人物命运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
冲突: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特殊的矛盾冲突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那一年
政治黑暗,国弱民贫,洋人势力越来越大,洋货源源而来,农村破产,卖儿卖女。有些知识分子想变法改良,有些想办实业,富国裕民。可统治阶级中的顽固派不肯改良,把维新派头脑杀了几个……顽固派得势后,连太监也想娶老婆,乡下依然卖儿卖女,特务更厉害,随便抓人问罪……
剧情通过在茶馆里活动的70多个各色各样的人物,依次反映了三个时代长达50年的社会生活
茶馆里的人
茶馆的变迁
社会现实、变化
1
2
3
三个时代
为什么要单单写一个茶馆?
1、裕泰茶馆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具有丰富内涵的民族文化实体,它是展示民族历史的一个窗口,是旧社会的缩影,而且茶馆自身具有广阔的包纳空间。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虽小,却是各种人物聚集的地方,联系着四面八方。
2、茶馆的设置与剧作的整体构思有直接关联,三幕戏都隔着20年的时间,设置在一个不变的空间,就能使观众摆脱因时间相距太远而导致的脱节感,茶馆和任务的命运就像一条红线,把三个时代串联起来。
学习目标:
1、理解剧中所展示的特殊的矛盾冲突。
2、分析王利发等人的形象特点。
3、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茶馆》——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2.13 MB
  • 时间2017-06-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