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画一世界.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画一世界:对蒙娜丽莎的解读
李民
摘要:从不同的思维模式和鉴赏方法出发,对名作《蒙娜丽莎》作出解读,旨在阐释不同阐释背后的原因,在某种程度上为作品的解读呈现一种综合性的观看视角。本文主要分四部分:古典主义者眼中的形式美(古典和谐美理想中的《蒙娜丽莎》);男性视野下的女性美(女性、艺术与权利的关系);“眼球时代”的图像美(图像时代的《蒙娜丽莎》);接受与阐释(大家的《蒙娜丽莎》)。 
关键词:古典美;女性美;图像美;接受与阐释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不同于其他写法,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扮演不同的观众,对世界上最有名的名画《蒙娜丽莎》做出解读。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不同解读方式背后的思想基础和思维模式,然后我们将会通过这样一幅世人尽知的作品感受“一画一世界”的无限奇妙。它就像一片多棱镜,每次变换角度,都会折射出不同的景象。 
一、蒙娜丽莎在微笑——古典主义者眼中的形式美 
在西方古典文化蕴涵中,明显体现出一种人文体育精神,这就是对人性的重视、对生命力的歌颂。体育文化之生命力的勃发和运动的过程性恰恰验证了生命的“生”性以及对人的感性能力和智慧的礼赞。这也是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谓的狄俄尼索斯式“酒神精神”之体现。此外,西方古典主义者强调感性的抑制和理性的可贵,主张在主客二元意义上主体对客体“本质”的明确和“形式”的把握,借助理想的形式有效传达客体的本质,以此实现主客统一的阿波罗式的“日神精神”。借用美学家陈炎的话,如果说狄俄尼索斯式的解脱是一种直接的“宣泄”,那么阿波罗式的解剖则是一种变相的“升华”。所谓体育精神,其运动特性既体现了酒神精神之“宣泄”的本能力量,运动的规则限制又包含了日神精神之理性的和谐。而16世纪的欧洲正好需要《蒙娜丽莎》这样一幅作品来证实一种理想的人文体育精神出现了,它是体育之运动过程“宣泄”与“升华”的统一。这幅画以审美为中介实现了古典主义者的终极关怀和理想的人文体育精神,它适时的表现了基于人文主义内涵的形式美,那就是人性的、动态的、典雅的、和谐的。用艺术来承担科学认识和哲学思考的任务,正是西方古典艺术的特点之一。 
艺术创作中的摹仿规则对于古典主义者仿佛空气和水一样必要,高超的写实能力是评判一个优秀画家的必需条件。同时代的乔吉奥·瓦萨里用“恐惧”一词来肯定《蒙娜丽莎》惊人的摹仿能力:“一看到这张脸,每个企图知道艺术到底能否将自然摹仿到何种程度的人马上就会明白……所有人都会承认完成这幅油画足以令最具实力的画家也深感恐惧。”借用英国艺术史论家贡布里希的话即是,达·芬奇“征服了真实”。他已经不再仅仅是自然忠诚的奴仆了。他以自己感性与理性的协调运动不但表现了蒙娜丽莎栩栩如生的形象,又保留了她的灵魂。
 
在古典主义者眼中,《蒙娜丽莎》的形式无可挑剔。原因有四,首先,蒙娜丽莎交替叠放的双手就像《米洛的维纳斯》的断臂一样自然、优雅和耐人寻味。请注意看,是她的右手轻轻的放在左手上,这种叠放方式的舒服程度不出我们所料。蒙娜丽莎的中指几乎完全临空,从其缝隙中人们似乎能听到音乐的美妙旋律,体验着蒙娜丽莎瞬间的快感体验,体验着《蒙娜丽莎》这曲千古绝唱。其二,达·芬奇在表现蒙娜丽莎时,改变了以往肖像画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构图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透视点略微上升,稳定的金字塔式构图显得蒙娜丽莎更加端庄和稳重。而且,

一画一世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1188831
  • 文件大小58 KB
  • 时间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