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王顺中 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下艺术虽然门类不同、大小有别,但无论如何都是苗异而根同。正因为如此,古人才有“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形画”之说,毕竟大家都是以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王顺中 有道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下艺术虽然门类不同、大小有别,但无论如何都是苗异而根同。正因为如此,古人才有“画是无声诗”,“诗是无形画”之说,毕竟大家都是以作者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为了文章的写作和创新,我们必要时,也可以顺手拿来其他艺术的表现方法,嫁接于自己的写作实践,尤其是用于文章人物形象的描写,进而创作出精美的佳作。下面,笔者以绘画技法为例,结合自己的写作,略作分析。
速写,作为一种常见的画法,是以简单的线条,把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画下来的一种绘画方法。移花接木,把它移植并且嫁接到文学创作之中,也就自然幻化作速写的描写方法。即用简单明了的笔墨——语言勾勒出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的一种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方法,语言简洁概括,但却入木三分,三言两语就能丰富生动地活画出写作对象的特点和神韵来。这种事例,文学作品中简直俯拾皆是。如在古典名著《儒林外史》里,有关人物形象的描写:“胡屠夫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这里没有多少精雕细刻,一个“腆”字就活化出胡屠夫一个粗鄙傲慢的市侩形象。“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跺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生动传神地描摹出一个迂腐、落魄的穷酸秀才的精神面貌。而“胡屠夫舒着个拳头递过去……”则再现了范进丈人的强装大方而骨子里又吝啬贪婪的本质。在世界名著《安娜卡纳妮娜》中,作者借助沃伦斯基的眼睛,简练地勾勒出安娜卡纳妮娜红润、包满、充满青春活力的嘴唇,就把一个爱情失意,青春焕发,渴求爱抚的少妇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另一篇类似名著里的一句“……某某像个球似的滚了进来……”立马勾勒出一个又胖又矮,又粗又圆的矮冬瓜的神貌。以上事例中,这种速写方法的成功运用,无时无刻不在启示着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作文创作中,尤其是对特定人物,特出场景的描摹过程中,我们不妨对之加以模仿、学习,引入自己的文章写作。
谈过速写,我们再说白描。所谓白描,也是国画画法的一种,它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对象,并不着色的一种比较简朴的绘画方法。一旦用于文学创作,它就得改名换姓,唤作白描写法了。它在事物描写过程中,要求作者抓住事物的基本特征,以质朴简洁,不善修饰的语言,三言两语地勾画出对方的主体形象。鲁迅先生在其作品《故乡》中,有一段对故乡冬日中老屋、瑟瑟发抖的枯草白描,简洁的把萧瑟凄凉的故乡展现在我们面前;杨二嫂那“四脚伶仃的圆规”的外貌的勾勒,传神地把杨二嫂人老珠黄的风流市侩形象活脱脱的描摹出来;以及孙犁在《白洋淀》里,对织席女人水生嫂的形象描述;还有《分马》中作者对老孙头的经典刻画;更有高考满分作文《站在老屋的门口》里,老屋里那扇曾经倚靠过几代人,一直在风中“吱呀,吱呀”摇曳得令人凄凉、心痛的老门,无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他们虽然各具特色,但是都能用质朴简单的语言,不加修饰、不事雕琢,仅仅抓住对象的某个特征,传神生动地写出对象的各自性格特点,或者展示他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使得艺术形象极富立体感,似乎睁眼闭眼之间,就会跃然出现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