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二首3.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同是描绘和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鼓励,《送元二使安西》那么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和担忧。
【教学目的】
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借景抒情,同是描绘和友人依依惜别的场面。《别董大》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慰和鼓励,《送元二使安西》那么流露出作者内心对朋友的不舍和担忧。
【教学目的】
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咀嚼和揣摩重点诗句的意味。在送别主题古诗的比照阅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背诵课文。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沉友谊.
【教学难点】
在送别主题古诗的比照阅读中,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体会诗人内心的独特情感,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想】
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鼓励学生谈自己对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搜集送别诗。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第一首古诗,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
2.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因为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谢汪伦)
3.从古到今,,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沉的友谊吧。(板书课题)
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
二、研读和赏析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
2.通过刚刚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1)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明确: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2)高适是谁?(,渤海蓨(tiǎo),,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高常侍集》.)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谁能说说呢?(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4)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
(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明确: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称他为—-元二。)
3.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1)读了诗以后,你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想象一下,此情此景,你的感受如何?(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荒寒凄凉的环境)。
(2)如今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失意流落,好友分别,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而天空亦不作美呀,细细读读前两句,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3)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4)读这

古诗二首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