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记叙文
包饺子记叙文1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假如去努力学习就会有好的收获,既然这样,那我今日就来学习包饺子吧!
妈妈打算做韭菜馅的饺子,只见她在厨房洗洗剁的做一些家务减轻家人的负担。
包饺子记叙文3
寒假里,我在小晋家做作业,还有幸向小晋的姥姥学了包饺子。
包饺子的首要是和面。在装有面粉的盆子里渐渐地边加入温水,边翻动按压面粉,让水和面粉充分搅和变成面团。姥姥边演示边指导:和面的手法可有点讲究,手里要有韧劲,又不能太猛,就是所谓的巧劲儿。面活得好不好干脆确定饺子皮的弹性和爽滑的口感。我和小晋边实习边听着姥姥传授活面到位的“三光”标准:面光,手光,盆光。活完面,用盆子盖好,搁在一边1-2小时,这叫做醒面,为的是增加面团的弹性和韧性。
面醒好后,我们把面团切成几大段,然后分切成细瘦长长的小条,再把小条切成一个个小汤圆大的面团,搓圆了按压下去,就成了一个个白白的小面坯,接着就要擀皮子了。姥姥在桌面上洒下些面粉防粘,一手拿小擀面棍,一手拽着面坯边缘,一边擀,一边飞速地转动面坯,手法娴熟,没几下皮子就成型了,圆圆的,厚薄匀称,中间略厚,边缘稍薄,拿在手里滑滑的,扯两下也不会破。哈,简洁!我兴趣盎然地伸手就干了起来。一样的两件东西拿在手上,左右开弓,却立刻变型了。不是擀成了方方的“馄饨皮”,就是压着了手指头,或者就成了不规则“花瓣”状,左右手就那么不合作。看似简洁的动作,一上手就难住了我。不过别以为我会放弃,才不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立马独创了一项自主专利快捷方法——把面坯压平,横擀擀,竖擀擀,在斜刺里来回冲几下。嘿,还真有点模样呢,只是中间薄边缘厚,我不以为然,结果就是在包饺子中知道了什么叫做“露馅”。
真正的包饺子起先了,我学着姥姥的样,把饺子皮摊在手上,中间放肉馅,然后两边合起,捏上就算包好。虽然没像前面那么糟,但终归不是“老手”,当然限制不好馅料的多少,不是馅儿太多包成了“开口笑”,就是放少变成了肚囊瘪瘪的“小可怜”。不过终于在姥姥的指导下渐渐包出了几个可爱的“小胖猪”,姥姥还教了我一招“捏麻花边”。就是用大拇指顺着皮子边,沿同一方向朝前渐渐捏就出来了,真的蛮好看呢。再瞧姥姥包的饺子,一个个排着整齐的队伍,挺着肚子昂着头,像一条条精力充足的小鲤鱼,挺着脊背,好像随时打算“跳龙门”呢!不过那些小鲤鱼的“鱼脊背”花边太难捏,我确定下回再学。
最终的工序可是最最重要的啦,那就是“开吃”!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饺子刚端上,我和小晋就迫不及待地凑上去忙活开来。吹开热气,当心翼翼地咬上去,马上满口鲜香流进嘴,更有满怀的喜悦和成就感流入心中……虽然包饺子的不少技巧还驾驭不好,但我也没有被难倒,下次我还要学更多做食物的本事呢!
包饺子记叙文4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除了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对联、放鞭炮、挂灯笼外,考考你,在我们北方过年还必需要吃什么?猜对了,过年当然要吃饺子啦!
除夕那天,妈妈从厨房端出一大盆肉馅。我一看,就知道妈妈要包饺子了,于是我把手洗的干干净净,坐在椅子上,打算帮妈妈擀皮,你可知道,这可是我的强项哦。
包到一半时,妈妈拿来几个洗的金光闪闪的五角硬币,拿起一个,放在饺子皮上,和肉馅混合在一起,边包边说,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这一年谁就会有好运。于是,我立即就放下手上的擀面杖,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妈妈的手和手上的饺子,以便记住妈妈包的饺子是什么摸样,等煮熟吃的时候,我好一眼认出。哦,有点长,肚子还比较鼓,况且,硬币的小印记也凸显出来了,我把这种饺子的“体貌特征”刻进我的脑子里,然后接着干着手上的活,不一会儿,在我和妈妈的协作下,饺子就包完了。
晚上,妈妈打算煮饺子了,把盛着半锅水的锅放在气灶上,盖上锅盖,开火。半个小时左右,一股股饺子的香味就飘在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饺子出锅了,一盘盘饺子端上桌来,我立刻坐下,饺子散发出的香味令我垂涎三尺
包饺子记叙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