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主体阶段裂缝控制与防治措施
.砌体阶段空鼓开裂防治措施
.内外檐粗装修阶段空鼓开裂防治措施
.精装饰阶段中空鼓开裂防治技术措施
.重点质量控制点
.主体阶段裂缝控制与防治措施
设计及规范要求
当楼板内需要埋置管线时,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其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 裂缝。
现浇板养护期间,,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 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吊运、堆放重物时应 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 施工方案执行。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不宜小于 800 mm。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至少60 d后进行,混凝土强度等 级宜较其两侧混凝土高一个等级,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进行浇筑,其湿润养护时 间不少于 15d。 ,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 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施工过程中 产生的荷载,以及上层结构施工时产生的荷载。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 300mm,中间不宜大于1200mm。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 要求拆模。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 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 须经过核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砌体阶段空鼓开裂防治措施
材料控制
抹灰用砂应选用中砂,砂子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含泥量控制在不 大于 3%;
抹灰用的水泥宜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
面层砂浆标号不能低于打底砂浆,而打底砂浆不能高于基层墙体,以免在 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破坏强度较低的基层,产生空鼓、裂缝、脱落等质 量问题;
抹灰用的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严禁使 用熟化不透的石灰膏,以防爆灰;
拌制水泥砂浆的水应当是清洁干净、不含杂质的淡水;
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或混 合砂浆上;
不同墙体材料交界处应使用镀锌钢丝网(规格:直径 ,网格大小
10X10或高强玻纤网格布;
配合比:水泥砂浆 1:3,混合砂浆 1:1:6;尽量不使用砂浆王等石灰膏替代产 品。
施工工艺
砌块砌筑排列要求
墙体砌筑前,应先按砌块的尺寸计算皮数和排数,编制排列图,并考虑块 体上下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体长度的 1/3;
避免设计S 600 mm的窗间墙。当窗间墙S 600 mm时,应设置构造柱(截面 尺寸:墙厚 X180,配筋:4。12, ******@200。
抹灰前的基层须进行处理。砌体及砼表面的污垢均应事前清除干净再 涂刷专用界面剂;
必须控制好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
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 80%,竖 向灰缝必须灌注饱满,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板底时, 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 60°,并用砌体同级砂浆填满挤实;
斜屋面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必 须开洞、开槽时,应采用专用机具钻洞、切槽,避免捶击、打凿;管线埋设、回填应 采用适当的材料,保证密实牢固,抹灰层应设置镀锌钢丝网(规格同上或高强玻纤网 等防裂措施。
给水管线槽在模板阶段预留凹槽,不得切断结构钢筋;砼楼板面槽深不大于 15mm ;砼墙面槽深不大于 30mm ;管线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墙内冷水管不小于 10mm;热水管不小于20mm;电线
管不应小于15mm;墙槽用M10级水泥砂浆填补密实。外设10 mmx10mm的0. 9钢丝网,网宽应跨过槽口,每边不得小于
100mm。
砌体墙面线槽暗埋
砌筑时预留或预埋,如无法避免,必须采用机械开槽和开洞,严禁人工打凿;水平 槽较长或开槽深度超过砌体墙厚的 1/3时,应征得结构专业的同意;砌体墙槽深度为 dn+保护层厚度,槽宽为dn+(40〜60m;管线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墙内冷水管不小于 10mm;热水管不小于20mm;电线管不应小于15mm;严禁在砌体外墙凿长度大于 390mm的水平沟槽;采用小型空心砌块时,冷、热水水平管采用专用的实心带凹槽 小砌块敷设;内埋开关、插座或接线盒等配件,四周用水泥砂浆填实;墙槽用M10级 水泥砂浆填补密实。, 网宽应跨过槽口,每边不得小于100mm,多根
空鼓开裂防治方案 图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