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现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现代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内容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近年来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现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为研究起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原因探讨,提出对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希望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 问题;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状况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压力总量压力持续增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重。据新华社北京5月20日专电(记者白靖利)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顿时,“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即失业”等各种词汇一时间风靡全国。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呢?又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本文做如下分析: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1999年5月中央作出扩大招生规模的战略决策,使我国教育成为了“大众教育”。这被西方通讯社称之为“惊人的一跃”的决策,除了扩大内需和减轻就业压力外,还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优点的背后也藏着许多的不利影响
1、扩招的速度过快。据教育部统计,随着高校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31万,2011年增至660万,2012年则达到了680万,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万比2012年多了19万人。高校扩招飞速前进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大学生的供给远大于市场需求,大学生市场供需矛盾化突出,使得毕业生就业率降低,竞争压力大。
2、高校扩招结构不合理。高校扩招过于理想化,忽视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要。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师资队伍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办学规模,生师比过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大学教师基本是直接来自应届毕业的硕博士研究生,缺乏实际经验,只知道满堂灌和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从而导致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3、高校扩招过程中教育质量下降。从精英式的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其素质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学生们学习只是为一张文凭。在大学里,大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60分万岁,61分浪费”,教育成为了一种“应试教育”。这就导致了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
近几年,虽然情况有所改善,但高校扩招的后遗症余威太大,仍沿至今,每年仍有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年年叠加累积,愈演愈烈。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意味着教育目标的多样化,这就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而大学现在都在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单一的培养模式,忽视了人才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

现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独角戏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7-06-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