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医药验方集锦(十二)
萧成纹 74 治“风眼”方
杨时权:蚕桑白浆(即桑树皮中白色浆液)适量点眼,1日3-4次。
75 治“角膜炎”方
杨时权:羊蹄草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 杨佐桥
(1)虎杖25g、生甘草5g、野花椒根15g,75%酒精或50度白酒浸泡半个月,去渣过滤备用。取药棉醮药酒含于牙龈肿痛处,1日2―3次。
(2)黄牛刺根、野花椒根各适量,同嚼含于牙痛部位,片刻痛止。
舒建国 茶油枯饼适量,烧存性,用50度白酒浸泡半个月以上。临用时,用药棉醮药酒含置于牙龈肿痛处,1日3―4次,本方清热、止痛。
马德明 铁扫帚20g、桃子树枝叶20g、土细辛3g、小血藤20g、桐油树皮20g(均为鲜品)、青皮鸭蛋3个,用针将鸭蛋刺几个小孔,将上药切碎研细放入鸭蛋内,带壳煎煮。每副药可煎3次,每日含服4次,服药蛋前先刷牙,用药后2分钟不能进食、不刷牙漱口,本方可清热退火、消炎止痛。适用于“风火牙痛”。
杜良勇 山慈菇洗净,切片晒干,研成细粉,过200目筛,瓶装备用。冰片研成细末,按10份山慈菇1份冰片的比例,临时配,用时将复方慈菇散配淘米水适量,含漱10―15min,1日4-5次,连续2―3日即效。
龙现福
(1)皂角、黄连各15g,桑白皮、艾叶各10g,蒺藜根25g共烧存性,捣烂合匀搽患处,每日1剂,日搽3―4次,连续2―3天。本方主治“风火牙痛”。
(2)北细辛15g、生石膏50g煎水趁热频频含漱即效。82 治“咽喉疼痛”(急性咽喉炎)方
杨时权
(1)硼砂、杨梅各适量,捣烂含服,每日3-4次,连服2―3天。
(2)大血藤50g,焙干研末,用竹管吹入喉,1日2-3次。
俞光春
(1)甘草、桔梗、玄参、麦冬、当归、黄芩、陈皮(去白)、白术、白茯苓各15g,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3-5日。
(2)木别、连翘、防风、金银花各15g,煮水频饮含漱,每日1剂,连续3-5天。
(3)牛黄、硼砂、雄黄各5g研末,吹入喉部,,每日2-3次,连用2―3天。
(4)郁金、雄黄、芭蕉各10s,烧存性,研末,用竹管吹入咽喉内,―1g,每日3-4次,连用2―3天。
(5)白硼砂、孩儿茶、蒲黄、青黛、牙硝、枯矾、滑石、寒水石、黄连、黄柏各10g,共研细末吹入喉中,每次1~2g,每日3-4次,连用2-3天。
(6)山豆根、射干、僵蚕各10g,冰片2g共研细末,吹入喉中,每日3―4次,每次1-2g,连用2-3天。
(7)八爪金龙10g、山豆根10g、麦冬10g、桔梗10g、薄荷1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3―5天。
(8)射干5g、龙胆草25g、珠砂根草10g、山豆根10g共焙干研细末,竹管吹入喉内,每日3―4次;另用桔梗、甘草各15g煮水服,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2―3天。
(9)半夏5g、桂枝3g、桔梗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3-5天。
(10)熟地30g、萸肉(去核)15g、附子15g(盐水炒)、肉桂10g(去皮),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连服2-3天。
83 治“慢性咽喉炎”方
罗其林
(1)三两金20g、金银花20g、胖大海10g,用沸水浸泡20min后,当茶饮,每日1剂,连服7―10天。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烟、酒。
(2)百两金5g、百解20g、六月雪20g、鬼针草25g、灯笼草25g、九里光20g、金银花6g、淡竹叶2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5-7天。如发热、五心火重加栀子10g;肺燥痰多加十大功劳、白前各20g;咳喘加麦冬、杷批叶各10g。本方降火解毒、凉血散瘀、润肺化痰。
84 治“声音嘶哑”方
俞光春
(1)杉木炭适量,冲开水兑蜂蜜服。日服3―4次,连服2―3日即效。
(2)甘草、桔梗、乌梅、乌药各10g,每日1剂,日服2次,连服2―3日。
85 治“天疱疮”方
粟云春 炉墨烟适量,兑香油涂搽患处,每日3-4次;用黄栀子适量,捣烂泡开水待温含漱,每日5―6次,连续2―3天即效。
86 治“牙龈出血”方
俞光春
(1)枸杞50g,研末煎汤,漱口并徐徐咽下,每日1剂,日服3―5次,连续含漱3天即效。
(2)白蒺藜适量,研末搽牙龈出血处;牛膝25g煎
侗族医药验方集锦(十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