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心理学3)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锐地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感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
内部感觉: 平衡觉——姿势感觉或静觉
运动觉——关节肌肉的感觉
3、知觉的种类
根据人脑反映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空间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
物体知觉 时间知觉: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性、顺序性
运动知觉: 真正的运动知觉
知觉 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社会知觉: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角色效应
错觉:知觉的特殊情况。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时间错觉、倾斜错觉。二、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1、感觉的规律
(1)①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②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绝对感觉阈值,而人的感觉器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叫绝对
感受性。
③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
差异值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明适应(5 分钟,时间短)
(2)感觉的相互作用 视觉 暗适应(30-40 分钟,时间长)
感觉适应 听觉
嗅觉
①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痛觉
同时对比
感觉对比 继时对比
正后像
感觉后效:视觉后效(像) 负后像
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受器的
影响而有所变化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相互补偿:感觉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机能来弥补。
如:聋哑人能“以目代耳” 。
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2、知觉的规律
(1)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客观方面: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③对象的活动性;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主观方面: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②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
定势与情绪状态。
(3)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4)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5)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
教师编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