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涵涵洞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省道S5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开挖。当挖掘机施工至基底设计标高剩余20cm时, 改用人工清理,,扰动或浸泡,而 ,应迅速检验,采用轻型触探仪进行地基承载力的确 定。基坑开挖完毕后,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监督检查,并填写地基检验表,监理工程师复验批 准后,方进行基础的施工.
当地基按图纸换填后承载力满足施工设计图纸后, 填后承载力小于施工设计图纸时,须通知监理工程师并作出地基处理方案。基坑开挖完毕后, 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监督检查,并填写地基检验表,监理工程师复验批准后,方可进行基础的施 工。
3、基础施工
基础承载力经验收合格后,浇筑C30混凝土管基,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采用自建搅拌站混 凝土,砼运输车运输至现场,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人工整平。管基混凝土分为两次浇筑, 现浇筑管底以下部分,但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 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的给合以及管基砼与管壁砼的给合。砼基座应按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施工,基座尺寸和沉降缝应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施工,管涵全长范围每4〜6米设沉 降缝一道,宽度2cm,采用沥青麻絮填塞,以设置在路基中部并两侧对称设置为宜,并且与管节
,上下不得交错。
4、 管节铺设
圆管涵所用管节按设计图纸要求委托有资质的生产厂家定型生产预制。检验合格后运输至 工地,准确计算管涵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端墙的准确位置,从下游开始, 节涵管应紧贴在基座上,使管涵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铺设。管节 装卸、运输及吊装过程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破坏或产生裂纹。
涵管接头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外面用满涂热沥青的油毛毡圈裹两道。
5、 进出水口及墙身施工
进出水口墙身由混凝土浇筑而成。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进出水口的沟订整理顺直,使上下游水流稳定畅通。当设有跌水井和急流槽时,应按图纸 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经检验证实圆管涵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其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 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土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
涵洞两侧紧靠涵台部分的回填土不宜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 械的方法夯填密实。填土两侧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设计未规定时,应不小于洞身填土搞得的 一倍。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填筑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6%。涵洞顶部的填 .
涵洞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与上下游导流、排水设施的连接应圆顺、稳固,并应保 证流水顺畅。
六、验收标准
表2涵洞总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轴线偏位(mm)
明涵W20,暗涵W50
全站仪:测中心线5处
2
流水面高程(mm)
±20
水准仪:测洞口、中心点和其
他四分点附近5处,
3
涵底铺砌厚度(mm)
+40,—10
尺量:测5处
4
长度(mm)
+100, -50
尺量:测中心线处
5
孔径(mm)
±30
尺量:测5处
6
净高(mm)
明涵N设计值-20,暗 涵N设计值-50
尺量:检查3〜5处
表3 涵台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或F检查
2
涵台断面尺
寸(mm)
片石砌体
+30,—10
尺量:测3个断面
混凝土
+20,—10
3
竖直度(mm)
%H
铅垂法:测3个断面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测5处
表4 一宇墙和八字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 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A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2
平面位置(mm)
W50
全站仪;测墙顶内边线3点
3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测3处
4
竖直度或坡度(%)
铅垂线:长度方向测3处
5
断面尺寸(mm)
N设计
尺量:测两个断面
表5模板、拱架及支架制作时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m
圆管涵涵洞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