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行逆施对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医学界认为倒行逆施可增进人体的健康。笔者认为,在教育改革之风盛行之际,“倒行逆施”亦可有效促进教育机体的健康成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常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倒行逆施对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倒行逆施原指“做事违反常理”,医学界认为倒行逆施可增进人体的健康。笔者认为,在教育改革之风盛行之际,“倒行逆施”亦可有效促进教育机体的健康成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常会不自觉地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式,即当面临问题的时候,人们常用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和习惯去考虑问题,这便是思维定势。它阻碍着思维的开放性与灵活性,造成了思维的僵化与呆板。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这种状况与教育创新已经不相适应。倒行逆施,突破框框,“离经叛道”已迫在眉睫。
一、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地理教学最突出的特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人们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这些知识通常以教材的形式呈现于师生面前,控制着教学内容与方式。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虽然也学到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发展了分析性思维,却很少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创造性思维与实用性思维长期得不到发展,以至于许多“优等生”走上岗位后表现平庸,缺少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要改变旧的教育必须确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及“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大基本理念,实现“从‘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
二、教师角色新定位。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把学生当作统一型码的知识容器,每一节课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课本传授知识,学习方式完全由教师决定。由此阻碍着学生的发展,这种传统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
首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具体而言:①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②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③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④由统一模式教育向个性化转变;⑤由主宰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⑥重智商向重情商、智商并举。
其次,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的说:①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②成为学生实践探索的指路人;③成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充分相信学生、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尝试。
最后,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具体而言:①持开放式教材观研究教材;②研究学生的动态发展;③反思教学实践行为。进而可对症下药,提出最确切可行的教学改进方案。
三、优化教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普遍应用“组织教学—复习检查—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基本环节进行地理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难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必须改进。
首先,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营造融洽的教学环境,教师首先要放弃权威,平等宽容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差生未必无想法”,信任学生。适时设计知识或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完成主动学习,改正思维方式的任务,提高主动参与的能力。
其次,教学模式开放化。
地理教学应努力提高开放性,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具体而言:①是教学空间的开放。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就是地域性,因此地理课应适当突破教室狭隘的空间,延伸到室外,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考察。②是教学内容的开放。经常结合主干
倒行逆施对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