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医生医德散文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感动医生医德散文。
感动医生医德散文:医 德
理顺的父亲有病,经过抽血化验,常规检查,重点部位复查,确定患了胃溃疡严手术就好了。”
听大夫的口气这样不当事儿,老大不放心,第二天就又去找这位副主任医师,小心翼翼地告诉他母亲已经七十八岁高龄了。这位副主任医师还是满不在乎地回应道:“八十多岁、九十多岁的还有人作呢!不要把手术看得恁可怕,没事儿。”接着还强调一句:“这病在我们院再简单不过,不算什么。”
大夫这样打包票,还犹豫什么呢?于是,老大就带着母亲过去见这位副主任医师。经过简短询问,这位大夫告诉老太太:“你这病很简单,只需开一个三公分左右的小口子。”说着还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继续说道“手术一小会儿就好……快的话十天就出院了,最慢半个月就出院了。现在天气不冷不热,住院最好,不耽误出院过八月十五(中秋节)。”
老太太一听,分外高兴,就催着大儿子赶快给她做手术。于是,老大带母亲回家做了简单的准备,和弟弟们说好,第二日就住进了这家医院胸外二科病房。
住进医院的第二天上午,大夫给老太太做术前检查,其中有一项是肺功能检查,让老太太对着仪器吹气,可吹了三次都没通过;下午又检查了三次还是没通过。于是,老大拿着检查单去找这位主治大夫。这位大夫(副主任医师)仰坐在高高的靠背椅子上,两手拍着椅子扶手,不紧不慢地说:“我想办法吧!”
不知这位大夫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没过几天的一个早上,老太太的家人在病房正在和老太太聊天,进来两个护士,告诉老太太家人,要给老太太做术前准备,并要家属都出去,说着就给老太太做插尿管等工作。
当天八点钟,老太太被推进了手术室,家人在外面等候。 老太太家人都认为给老太太做手术只是一小会儿的事,可是左等不出来,右等还是不出来,不免就焦急万分,坐立不安。一直等到下午一点半,医方通知老太太家人,要他们到一个约五十公分见方的小窗口签字。大夫站在里面,老太太家人站在外面。大夫告诉老太太家人:病人有肠粘连情况,微创手术做不成了,正在做开放手术,并说手术不可逆转。老大代表家人问道:“做开放手术,会是什么结果?”大夫回答:“没有多大区别,就是口子长了这一点。”说着还用手指比量,大约有四至五公分的长度。说完就让老大在一张风险单上签字。到了这个境地,老大和家人哪还有别的选择,很无奈地就签了字。
下午五点四十时,手术终于做完,老太太被推进胸外二科重症监护室,不准家属陪护。
老太太进了胸外二科重症监护室,就开始咳嗽、发热、痈痰,憋得喘不过来气,而胸外二科却没有抽痰设备。这个情况持续了好几天,胸外二科才给呼吸科联系。然而,一直又熬过整整十二个小时,呼吸科的大夫才赶过来帮忙。老太太家人一直在焦急中等待,眼睁睁地看着老太太遭罪。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老太太被转到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呼吸科大夫检查后,认为情况紧急,需立即把老太太喉管切开,否则有生命危险。于是,老太太喉管被切开了,靠呼吸机和营养液维持着生命的存在。
治疗效果还是不好,老太太反反复复地处于昏迷状态,于是,呼吸大夫,也是教授级别,组织胸科、脑外科大夫进行会诊。首诊大夫——就是那位副主治医师自始至终都一言不发。老太太家属开始埋怨他
感动医生医德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