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猪发生猪瘟的原因与对策
余炳麟摘要:对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主要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猪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免疫猪发生猪瘟的原因与对策
余炳麟摘要:对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主要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猪瘟;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43-0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疫病。随着国家动物强制免疫各项措施的落实,猪瘟免疫的密度和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以来,溪口镇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经建宁县农业局抽查都保持在87%以上,全镇没有发生区域性猪瘟流行,猪瘟发病率、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个别小型猪场和养猪专业户由于疫苗保存和使用环节等多方面出现问题,免疫猪群时有猪瘟发生,并以缺乏传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非典型猪瘟为主,虽是零星发生,总体发病数量很小,但仍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溪口镇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及主要应对措施总结如下。
1 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
(1)疫苗剂量不足或疫苗一次性稀释过多。猪瘟疫苗的剂量与疫苗的保护性密切相关,当接种疫苗剂量少,疫苗抗原含量不足或疫苗抗原不完整,可造成猪瘟免疫不足,导致无临床症状处于半免疫状态的亚临床感染的猪出现非典型猪瘟。如若疫苗一次性稀释过多,也会造成疫苗有效成分的损失,影响免疫效果。
(2)免疫效价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冷藏保温设备不健全,冷链中断,疫苗从生药厂到猪机体要经过3~5次的温度变化,使疫苗效价降低,免疫期缩短,保护率不高,使免疫猪发生猪瘟。
(3)免疫程序的不合理。不同的养殖场情况不同,应该制定最适合自己猪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免疫程序。免疫剂量要适中,不能过大或过小,如疫情较重的猪场可适当加大剂量。
(4)操作规程不严格。由于个别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较差,没有严格执行县农业局统一制定的免疫操作规程。一是使用过短针头,疫苗达不到肌肉深部,二是打“飞针”或使用过粗针头,疫苗外溢造成剂量不足,使猪只达不到免疫水平。另外,针头和器械消毒不严或没有消毒,在接种时人为的传毒感染,使免疫猪发生猪瘟。
(5)霉菌毒素和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几乎所有的霉菌毒素都对免疫系统有破坏作用,使猪只的免疫系统不足以抑制病原体的侵害,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免疫抑制性疾病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及伪狂犬病等也会影响猪的免疫功能而使抗体水平下降。
(6)母猪感染带毒。妊娠母猪感染猪瘟病毒以后常不表现临床症状,但可经胎盘感染仔猪,这些仔猪成为持续感染者,可常期带毒排毒,并形成耐受性,对接种的猪瘟疫苗免疫应答能力很低而造成免疫失败。
(7)猪只个体因素。猪只饲养管理差,营养不良、接种时处于疾病状态、过早断奶等都会降低机体免疫应答能力;猪只缺乏某些抗体合成所必须的维生素或矿物质,如维生素E、维生素A、硒、铁、锌等物质,也会影响抗体合成而降低猪的免疫力使免疫猪发生猪瘟。
2 主要对策与措施
(1)加强猪瘟免疫监测,制定个性化免疫程序。开展猪瘟免疫监测可
免疫猪发生猪瘟的原因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