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咏柳》教学设计
四川省叙州区育才路小学 梁晓芳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朗读古诗,初步学习吟诵。
2。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
朗读、诵读。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咏柳》教学设计
四川省叙州区育才路小学 梁晓芳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朗读古诗,初步学习吟诵。
2。理解学习古诗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学重点
朗读、诵读。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老师准备
ppt,理解吟诵知识。
学生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联络旧知 理解作者
学生朗读《回乡偶书》,理解作者,理解《咏柳》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朗读《回乡偶书》,理解了作者,理解《咏柳》的写作时期。)
二、抓住题眼 解读诗题
。题目中最关键的字是“咏”字,就是诗歌的题眼。
“咏"的含义,赞美。
(设计意图:“诗题是诗歌的眼睛,读懂题目,可以把握本文的写作情感,理解本诗是一首咏物诗。)
三、正确流利 读通古诗
,聆听美。
2。学生交流节奏,练习朗读。
:个别读,分组对读,交流读。
4。老师适时点拨,进展朗读指导。
疑问句尾音上扬,押韵,语调轻柔。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而义自现."通过反复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把诗句读通读顺,也为下一步理解诗意,理解诗歌展现的画面做铺垫.)(精品文档请下载)
四、抓关键词 想象画面
1。抓住“碧玉"、“丝绦”,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
(1)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理解到碧玉的外形特点,尤其是颜色和光泽,让学生理解到“碧玉”和柳条的颜色相似之处;同时拓展补充,“碧玉"在古代是指年轻貌美的少女,,而“丝绦”就是少女身上长长的丝带.
理解这两个词语后,学生再说一二句所描绘的画面。(精品文档请下载)
,感悟巧妙的想象。
后两句通过两大组同学的一问一答,体会到作者奇妙的想象,写法的非凡独特。
(设计意图: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诗句的含义,就让理解诗句含义变得简单、生动起来;通过巧妙的“一问一答”,学生轻松地体会到作者奇妙的想象,写法的独特,轻松打破难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五、拓展联想 感悟诗情
,万物复苏,春风还唤醒了哪些生命呢?
,赞美春天,赞美春天无限的创造力。

(1)题目叫《咏柳》,诗句中却没有一个“柳”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没有出现“柳”,每一句、每一句都是围绕柳来写,这

《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nrdwb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7-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