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届辽宁沈阳中考模拟】 文言文阅读
东坡食汤饼①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
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 “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
【 2019 届辽宁沈阳中考模拟】 文言文阅读
东坡食汤饼①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
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 “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
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
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 cū):通“粗”。
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1)恶不可食 ( )
.
( 2)徐谓 黄门曰( )
.
( 3)尔尚 欲咀嚼耶 ( )
.
( 4)秦少游闻 之( )
.
15.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秦少游闻之.
A.无丝竹之.乱耳
B.水陆草木之 花
.
C.环而攻之.而不胜
D.辍耕之 垄上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17.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 14.( 1)吃 ( 2)告诉、对 说 ( 3)还 ( 4)听说、听见 15.C
16.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17.豁达(乐观、洒脱)
【解析】
【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 “食”是文言文中的多音多义字,在此应解释为动词用法,即“吃”。其余三个都很典型,容易解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之”为代词。四个选项中只有 C 中的“之”与其同义。 A 中的该字是主谓之间,不译。 B 中该字是助词,“的”。 D中该字是动词,“到”。
1 / 2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掌握和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16 题详解】
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
《东坡食汤饼》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