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觉器眼
第1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感 受 器(The Sensory Organs)
感觉器官/感觉器: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装置。
外感受器 : 主要接受赖子外界的刺激,如痛、温、触觉、光波、声波的刺激。
作于星期日
3、视网膜 视网膜一般是指视网膜视部,视网膜为神经组织,主要由四层细胞组成,从外向内分别是:
色素上皮层
视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节细胞层
第41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2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色素上皮层
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
水平细胞
双极细胞
无足细胞
神经节细胞
第43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色素上皮层
视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节细胞层
第44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5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6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7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8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49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1)色素上皮层
由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的单层立方上皮,上皮基底面紧贴玻璃膜。
细胞的特点:胞质含有许多粗大的黑素颗粒和吞噬体。
黑素颗粒防止强光对视网膜的伤害,吞噬体内通常为被吞入的视细胞膜盘
功能:储存维生素A,构成视网膜的保护性屏障。
第50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2)视细胞层
视细胞是感受光线的感觉神经元,又称感光细胞。细胞分胞体、外突(树突)、内突(轴突)三部分。
胞体是细胞核所在部分,略微膨大。
外突中段有一缩窄将其分为外节和内节,缩窄处为纤毛性结构,称连接纤毛。
外节:为感光部位,含有大量平行层叠扁平状膜盘,膜中有感光的镶嵌蛋白质。
内节:合成蛋白的部分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内突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第51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视杆细胞:感受弱光刺激,感光物质是视紫红质。
第52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不同的色光刺激。
第53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54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3)双极细胞层
双极细胞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中间神经元,其树突主要与视细胞内突形成突触,轴突与节细胞形成突触。
第55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56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4)节细胞层
节细胞是具有长轴突的多极神经元,大多数为单层排列,其树突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轴突向眼球后极汇聚形成视神经离开眼球。
第57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神经胶质细胞:主要是放射状胶质细胞,又称米勒细胞。
特点:细胞狭长,其胞核位于双极细胞层,叶片状突起伸展于神经元之间。
功能:具有支持、营养、绝缘和保护作用
第58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视网膜视部主要分为四层
(1):色素上皮层Pigment cell layer
(2):视锥细胞Cone cells视杆细胞Rod cells构成,前者感受强光,后者感受弱光。
(3):双极细胞bipolar neurons
(4):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s, 其发出轴突组成视神经。
Pigment cell layer
Cone cells
Rod cells
Bipolar neurons
Ganglion cells
第59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黄斑和视盘(盲点)
黄斑:是视网膜后极的一浅黄色区域,正对视轴处,成横向椭圆形,其中央有一浅凹成为中央凹。中央凹是视网膜最薄的部分,只有色素上皮和视锥细胞。
视盘:又称视神经乳头,位于黄斑鼻侧,圆盘状,呈乳头隆起,中央略凹,为视神经穿出处,并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觉细胞,又称盲点。
第60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左眼
第61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62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63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64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65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66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均无色透明
与角膜共同组成眼的屈光系统。
二、眼球内容物
第67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1、晶状体具弹性的双凸透明体外部:薄层晶状体囊内部:皮质(外周)+晶状体核(中央)晶状体内无血管和神经,靠房水供给营养
第68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69页,讲稿共110张,创作于星期日
第70页,讲稿共110张,
感觉器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