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第1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切口的分类与SSI 感染类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实例
第2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手污染-感染切口
20%~40%
第14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手术因素
随着麻醉分级(ASA)的提高,SSI的危险性增加。手术时间延长与SSI密切相关,>4 h的手术与<2h的手术相比,前者SSI的发生率是后者的3倍。手术伤口裂开预示患者营养不良,SSI的危险性增加7倍。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相比,前者增加SSI的危险度。
第15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麻醉分级(ASA)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和对手术危险性进行分类,于麻醉前将病人分为5级:
Ⅰ级: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Ⅱ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Ⅲ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Ⅳ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Ⅴ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如系急诊手术,在评定上述某级前标注“急”或“E”
第16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Ⅰ、Ⅱ级病人,麻醉和手术耐受力良好,麻醉经过平稳。Ⅲ级病人麻醉中有一定危险,麻醉前准备要充分,对麻醉期间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 Ⅳ级病人麻醉危险性极大, Ⅴ级病人病情极危重,麻醉耐受力极差,随时有死亡的威协,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麻醉前准备更属重要,做到充分、细致和周到。
第17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患者基础情况
糖尿病、腹水、肥胖、围手术期低体温、术后贫血和术前营养不良等因素增加了SSI的危险性;
高龄、性别、吸烟、饮酒、使用激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晚期肿瘤、肾功能不全、其他部位感染和术前的住院时间与SSI发生率有关,但并非独立相关因素。
鼻腔中携带高浓度金葡菌是SSI该菌惟一独立的危险因子。
第18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措施
第19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使用抗生素?
清洁手术通常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伴有以下情况:异物植人;手术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远处有感染灶;全身情况差(ASA Ⅲ~Ⅳ级);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估计手术时间长、分离组织广、局部组织血供不良;脾切除术等。
清洁一污染手术中胃癌手术、大肠或末端回肠手术、有肠管血供不良的小肠手术及胆道手术有必要预防性用药。③污染手术需要术前使用抗生素。④污染一感染手术则属于治疗性应用抗生素的范畴。
第20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首剂给药时机
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目标为使手术期间的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超过手术中可能污染病原菌的MIC。
术前60 min开始静脉给予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为减少快速滴注给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应在术前120 min给药。
研究显示在麻醉诱导期给予抗菌药物安全、有效 。
第21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持续时间
无必要手术切口缝合后继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单剂给药与多剂给药相比效果无明显差异。
延长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与耐药菌的出现密切相关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性用药持续时间是术后24h。
第22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抗菌药物的选择
必须仔细询问病史,分析患者是否真的对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以及严重程度,以免限制药物的选择范围。
预防用药主要针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手术 ,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克林霉素。
第23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预防
研究结果显示,在MRSA感染高发机构采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与头孢唑林等相比,未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选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如发生感染病原菌以MSSA多见,而采用头孢唑林的患者则以MRSA多见。
已知有MRSA寄殖的患者宜选用万古霉素作为手术感染预防用药,对MRSA携带高危人群,如那些先前已在医疗机构停留5d以上的患者,应常规进行MRSA培养,监测寄殖情况,以利后续药物选择。
第24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手术预防抗菌药物选择
第25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手术预防抗菌药物选择
第26页,讲稿共63张,创作于星期一
常用抗菌药物的半衰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