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阅读
阅读有助于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培养儿童早期阅读并不单是开发智力,还可以从书中获得情感体验,提高分辨真、善、美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一二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方面必须达到的要求,我们从其中摘录几条与学龄前儿童密切相关的: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刚踏入小学校门的5、6岁的孩子,怎样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以上要求,特别是达成“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的目标,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思考的。为了让孩子顺利完成这个要求,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我在这里想给家长们一些建议:
(一)让阅读从家里开始
阅读是从家里开始的。喜爱读书的家长一定会影响你们的孩子,一个拥有大量藏书或常去图书馆的家庭,一定会将阅读作为休闲娱乐的方式,常常会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当然家长还要与孩子讨论一些阅读经历,这能引导孩子从阅读中汲取知识的方式。要让孩子爱上读书,细心的家长就会用书来装饰家居环境,爱读书的家长有自己的藏书,也为孩子准备大量的藏书,并把书放在闲暇时坐坐的沙发旁、茶几上、孩子经常玩耍的角落或者玩具旁,淡淡的书香随时萦绕孩子,望着一旁捧书的父母,孩子心里怎么会不触动呢?
要注意利用公共阅读环境对孩子进行阅读的影响,有些家长可能只是自己想买书时带孩子逛了书店,而在孩子看来书、书店与自身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家长带孩子逛的次数再多,孩子对书店的印象也远远不会等同于超市、肯德基,甚至没有印象。所以家长在带孩子逛书店时,要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孩子与书产生感情,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和书成为好朋友。
(二)全家共享亲子阅读
这里的亲子共读是指父母与孩子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共读的内容从选书那一刻就开始,接着读书、聊书,再选书、读书、聊书循环。形式上来说可以是大人读给孩子听,可以是孩子读给大人听,也可以孩子读给孩子听,还可以自己读给自己听,除了读还可以画、写、唱、表演、做实验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大人要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享受。主要推荐以下亲子共读方法:
1、家长为孩子大声读书。建议家长每天在孩子临睡前或其它固定时间大声地为孩子朗读喜爱的故事、文章,阅读时间在十分钟左右,持之以恒。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往往会感染孩子,丰富孩子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想象,阅读的兴趣会油然而生,同时持续地听读也会培养他们的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可以转变为家长和孩子共同读,进而孩子为家长读,家长孩子互相读。
2、家庭成员持续默读。与上述方法相同,每天坚持十分钟左右安静阅读,比如晚饭后静下心来看看喜欢的书籍、杂志等,但要求家庭成员一起参与,且不互相干涉、询问,安静地享受阅读。
3、引导孩子充分参与。与孩子一起阅读,像朋友一样随意不拘谨,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或读或笑或闹或唱或喊或扮演角色等,要充分地鼓励孩子的阅读体会。
5
、与孩子平等地聊书。寻找适当的时机,可以是任何时空,甚至是旅行途中、无眠的夜晚,和孩子聊聊书中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充分表达,
儿童早期阅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