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陈与义
登岳阳楼(其一)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 简斋集》。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也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
历代诗评家皆认为,此诗是陈与义学杜甫的成功之作。颔联尤为宏壮雄丽。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jīng
xǐyǐ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 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旌旗。
我登临的地方,吴国和蜀国曾在这里分开属地,我徘徊的时刻,洞庭湖与君山已笼罩在暮霭里。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帘旌: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迟:缓慢。
横分:瓜分。
徙倚:徘徊。
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高处。
“洞庭之东江水西”这句诗写什么?怎么写的?
写岳阳楼之所在。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句诗写什么?有何特点?
写举目所见。
“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
颔联“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的风格有什么变化?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登岳阳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