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教师—敢于梦想,敢于做梦
今天下午和班里的同学一起看了《热血教师》,看完真的是感触良多。
克拉克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他在教学中付出的心思和努力比任何人都要多得多。首先,他在正式任教之前就先了解班里各个同学的家庭环境,对大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为孩子们都比较懒散,他又在第一节课就给孩子们定了班规。“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互相尊重”,“我们进出教室要排队”。其实他是想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个班级是一个团体,但是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这些孩子都野惯了,从小到大就没有人愿意管他们。
我想,如果是其他的老师,在一开始看到大家这么不配合,一定会放弃他们,让他们自暴自弃。但是克拉克没有,受挫之后,他决定换一种教学方式。先是用喝牛奶这种有趣、恶搞自己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尝试着安静听课。接着又以看着不可能学会的跳绳作为孩子们学忆枯燥的知识点,他又把美国历史编成歌词,唱成rap。他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慢慢引导她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想,你可以做你任何想做的事。
他关心每个学生,甚至跑到学生家里去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说服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学业。他后面得了肺炎无法去学校,还坚持通过录像的方式给他们上课;因为校长看不起这些问题小孩而跟校长据理力争,一直坚信这些孩子都是有天分的,期末考试一定可以高于评分标准。这些,都让我很是感动。他是真的爱这些小孩子
。我总觉得,付出和回报是相对的。你真心对别人付出了多少,别人是可以感受到,相对的,他也会以自己的行动来回报你的付出。我相信,孩子们肯定感受到了克拉克对自己的关心,鼓励,所以后面整个班也取得了整个州最好的成绩。如果大多数老师都能跟克拉克一样,那么我想,每个孩子都会很愿意学习的。
然后不得不提那群充满“问题”的孩子们。我觉得他们叛逆的原因,或多或少都跟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关。胡里奥是单亲家庭,爱偷东西,母亲也不怎么管。班德里娅是印度家庭,家里男女地位极度不平等。莎美卡12岁,却是3个孩子的妈妈,对此,她的母亲也只是放任不管。而泰肖恩则是被收养的孤儿,经常遭到养父的打骂。试想,在这样的家庭里面,这些孩子怎么可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呢?怎么可能花心思在自己的学业上呢?在他们看来,自己从小就是被抛弃,被嫌弃的,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没有人会真正关心她们,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跟其他的孩子一样的。这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现实问题,很多情况下,正是教育者给孩子们灌输了他们不可能学好知识,她们比别人差的思想,才导致了他们更加
热血教师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