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爷爷的收音机.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爷爷的收音机
在老县城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上,那座数丈高的不知何年何月竖起来的“老子牛”铜像,成了家乡最重要的地理标志,可以说涡淮人家无一不晓。在神话传说里,老子李耳就骑在青牛背上绝尘而去。他扶摇直上九万里,到达三十三天外的离恨天,建起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兜率宫,并重新做起了炼制仙丹的太上老君,甚是逍遥快活。就连两三岁的孩童,业已在《西游记》里便知晓了这段典故。初秋时节,大侄子响应国家号召参了军,跟随着大队伍浩浩荡荡地奔赴了祖国的边疆军区。而大堂兄就在这铜像附近的一家餐馆里,置办了几桌酒席为他饯行。那时我刚刚参加完朋友的婚礼,到家后得知情况,便和父亲一道去了餐馆,可途径“老子牛”时,我忽然想到高龄的爷爷。父亲告诉我,爷爷也被大堂兄接了过来,我顿时心潮澎湃。到了餐馆以后,大侄子一身军绿色坐在隔壁一桌,爷爷正向窗外探望着。我蹲在老人家的身旁,轻轻喊了声“爷爷”,可他老人家并没有听到。几位亲友示意后,爷爷扭过头来瞧见了我,脸部露出异样的表情,开口说道:“怎么就回来了,啥时候回来的?”我喜悦着,放开了嗓门高喊着:“刚刚到!”可他老人家就是听不到。我清楚地瞧见他额头的皱纹一道一道的,嘴角边的笑容也都消散殆尽了,只听他说着:“我耳朵背,听不到喽!浩浩也当兵了,我高兴啊!”我起身坐在老人家的身旁,浩浩忽然赶过来拉扯我,并说道:“叔,你怎么坐在这一桌?今儿你回来,可得多喝几杯!”便硬生生被他拽了过去。我抿了口烧酒,舌尖微辣,可目光却总是有意向老人家身上倾斜,望着那骨瘦如柴的身影,我的眼前模糊了
起来。就在这时,我聆听到一段美妙的弦乐,老人家的腰板忽然直了起来,额头的皱纹也少了许多,而他也终于听得清我所说的每一句话。我偷偷乐呵着,那座铜像频频在我的眼前闪现。在我小时候,家里曾喂养过一头身材健硕魁梧有力的耕牛,暗黄色的毛发略有些肮脏。我自然没有胆量骑在它的背上,也不曾牵着它的鼻子跑到田野上,吹响牧笛做起放牛娃。当然,我也没有亲眼瞧见过它来回穿梭在故乡肥沃的黄土地上,默默耕耘着。我通常喊它作“大懒牛”,既然明知自己做不成“孺子牛”,倒也不介意这样的称谓,便安分守己地窝在牛棚里,甩着乱糟糟的尾巴。瞅见磨坊里拉磨的小黑驴,我猜想着倘若大懒牛和它较量起来,不知谁的胜算会大一些?小黑驴拉了一段磨就咴咴地喊叫着停歇了下来,主人家扬起鞭来,它龇牙咧嘴着。饿了一天肚子,大懒牛倒也哞哞地喊叫起来,似乎想说:“你这没天理的,就知道饿我肚子,没力气我可要罢工了!”黄昏时分,听到母亲喊我喂牛,我便一头钻进了草房子。草房子的墙体是泥土筑就的,边角几块瓦片都残破了,是用来堆放草料和柴禾的。在我的内心深处,俨然成了一种比较特别的符号,犹如时代烙印,刻在老一辈的心头,再也挥之不去。推开门进去,一眼就能望到生锈了的铡刀居中放着,最里面堆满了水塘边割来的鲜美水草。劈过的木柴整齐地堆放在最底层,留待年底拿来烹调各种美味的。初夏收割的小麦茎秆比较柔软,铺在右手边的位置,约有两三米高,隔壁家的小花猫特别喜欢在此打鼾,有时候就连阿婆家的老母鸡也赶来凑热闹。可喜的是,我还曾摸到过几个光溜溜的椭圆形的鸡蛋呢!至于深秋收割的大豆秸秆,全身长满了刺比较扎手,却是锅底极好的燃料,就堆放在门后面。
我抱了一堆水草,铡过以后就扔到了木桶里。牛棚外面有一个大水缸,听母亲说是在伯父的窑厂里烧出来的,专门用来淘洗铡过的水草。每天都

爷爷的收音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7-06-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