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辛亥革命.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飘飖故国迭痍疮, 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 硝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 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 吹开晓雾现朝阳。
辛亥革命
山雨欲来风满楼——辛亥革命的背景
结与国之欢心
量中华之物力
社会背景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
经济、阶级基础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未去,即以革命去之。”
——章太炎
思想基础
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年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1904年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蔡元培
1906年
日知会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三民主义
组织和理论基础
为有牺牲多壮志
军事基础
原因:⑴社会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专制统治危机加剧; ——必要性
⑵经济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⑶组织基础: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如兴中会,同盟会;
⑷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如三民主义;
⑸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革命形势发展;
⑹革命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⑺组织领导: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活动。
——可能性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911年10月10日
甘洒热血写春秋——辛亥革命的经过

辛亥革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