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RFC1042)和 Ethernet(RFC894 II)的封装格式
在 TCP/IP协议族中,链路层主要有三个目的:(1)为 IP模块发送和接收
I数据报开始的位置。
生存时间(TTL):表示一个 IP 数据流的生命周期,由发送数据的源主机设置,
通常为 32、64、128 等。每次 IP 数据包经过一个路由器的时候 TTL 就减一,当
减到 0 时,这个数据包就消亡了。
协议:传输层的协议类型。
协议代码 协 议 名 称
1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2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3 GGP (Gateway-to-Gateway Protocol)
4 IP (IP in IP encapsulation)
6 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8 EGP (Exterior Gateway Protocol)17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首部校验和:根据 IP 头部计算得到的校验和码。计算方法是:对头部中每个 16
比特进行二进制反码求和。(和 ICMP、IGMP、TCP、UDP 不同,IP 不对头部
后的数据进行校验)。
选项:占 32 比特。用来定义一些任选项:如记录路径、时间戳等。这些选项很
少被使用,同时并不是所有主机和路由器都支持这些选项。可选项字段的长度必
须是 32 比特的整数倍,如果不足,必须填充 0 以达到此长度要求。
数据:IP 包携带的各种传输层报文。
IP报文头部实例:45 00 00 30 52 52 40 00 80 06 2c 23 c0 a8 01 01 d8 03 e2 15
三、传输层协议封装格式
1.TCP协议
TCP 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字节流服务。源主机在传送数据前需要先和目标主机
建连接。立 然后,在此连接上,被编号的数据段按序收发。同时,要求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
认,保证了可靠性。如果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目标主机对所发数据段的确认,源主机将
再次发送该数据段。
4 bits 6 bits 6bits 16bits
源端口
以太网协议封装格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