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海潮》公开课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望浪潮》讲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把握词的思想内容。
2、领会本文“点染”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的“朗诵——小组沟通——师生谈话总结——学生反省提
升”的教学过程,
《望浪潮》讲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把握词的思想内容。
2、领会本文“点染”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学生的“朗诵——小组沟通——师生谈话总结——学生反省提
升”的教学过程,品味词的艺术特点。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精心设置导语,导入新课( 2分钟)
1、有一个地方, 特别美丽迷人,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 ,,
2、有一首词,写得特别优美,传说竟惹起一个人“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
3、(宋)谢驿因此写了这样一首诗:“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
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4、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柳永的词《望浪潮》。
和柳永一贯的婉约风格恰好相反,这首词写得豪迈。
(这个导入堪称简短高效:1扣地址,2扣词美,3扣史事,每一句都有用,每一句都与所学内容相关)
二、教学目的(1分钟)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把握词的思想内容。
3、领会本文“点染”的艺术手法。
三、创作背景(1分钟)
《望浪潮》是柳永年青时的作品。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 是他从家乡福建崇安赴开
封应试,经过杭州,拜谒世宜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时的赠词。当时,孙何徙两浙转运
使,礼贤下士,爱好词艺,故柳永作词相赠,以博得孙何的称扬和赞美。可见,柳永有升迁之意,只是一世潦倒不得志
四、听朗诵。(6分钟)
1、请同学听朗诵录音,①注意生字读音,②注意词的节奏、情感。
朗朗诵指导: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张。
②上片词句短小、如“怒涛”、“霜雪”、“天堑”这类色
彩浓郁的而有气势的词语,音调急促.③下片文字优美,词曲变长,节奏要平和舒缓,读出
神清气爽之感。结尾祝愿之辞要读的诚心。
2、齐读
五、自主学习:检查预习效果,感知全词内容 (15分钟)
阅读思考:
1、《望浪潮》这首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分别从哪些方面去写?抒发了

人什么样的情感?(指导学生剖析全词构造)
2、本词的要旨是什么?(找出重点句子)
上片:钱塘的繁荣
形胜、繁荣(总)
居住环境华丽
钱塘景观壮阔

(分)
百姓生活富裕
下片:西湖

抒发了对杭州风光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借以颂扬地方长官政绩卓著
西湖美景
百姓生活愉悦
长官生活休闲
六、合作探究:(10分钟)
赏析“点染”的艺术手法(联合课后习题 2)
点拨: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

《望海潮》公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生教育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2-07-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