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史复习线索.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考前复习线索
中国古代史线索 (距今1万年前原始农耕——1840) (2、3、5、6、7册) 中国文明发展(区域文明一种)
中古史专题一儒家文化 (传统主流文化)
儒学本质上是一门注重解决人世现实问题的伦理政治学说,其发展、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先秦儒学(孔孟之道)。
第二阶段两汉经学。
第三阶段宋明理学。
(注:-提纲46页开始)
;

不受
重视
压制
独尊
强化
空前
强化
利用
全盘
否定
(居于统治地位)
具体原因、抽象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时期,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
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
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
必然受到冷落。
2、西汉武帝在位时期封建国家强盛,为维护封建大一统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思想体系。
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主张“君权神授”(政治)、“天人感应”(思想)、“大一统”、“三纲五常”(伦理),打造成“新儒学”体系,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独尊”。
具体原因:
3、唐中期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延续近千年的经学体系既不符合时代的认识水平,也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佛教和道教的日益流行,冲击儒家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纲常。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明时期,儒家学者重新诠释儒学经典,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探讨,创成以“理”为核心的更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儒家学说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抽象原因:
认识与结论2: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对待儒学方法论:
坚持一分为二方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特点。
认识与结论1: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尊老爱幼,敬贤尊师的思想;言必信的社会公德等,其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
儒学现代价值
需背的题目:
-汉我国治国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非“法家独尊”);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崇法抑儒,进行文化专制;汉初推崇黄老之学,实行无为而治,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以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至汉武帝积极有为,采纳了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体系,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4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依据材料中提示的视角结合史实说明“11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大
也是最成功的国家”?(8分)(至少4个视角)
(1)辉煌的科学技术,如活字印刷和火药武器;
(2)农业生产突飞猛进, “苏湖熟,天下足”;桑蚕业中心转移到南方
(3)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如私人作坊机户的出现、江西景德镇瓷器远销海内外,
(4)造船技术世界领先;
(5)对外贸易发达,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6)行政管理体制精密,形成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体制;
(7)新儒学体系形成,如朱熹继承发扬二程思想,形成更为精密完整的理学体系。
(内含宋科技文化)
中古史专题二古代经济
中原经济——区域经济——江南经济——市镇经济
农业革命
(提纲5页)
三国时期
(提纲10页)
南北朝南方
经济发展(10)
南宋经济
重心南移(提纲14页)
明清时期
(提纲17页)
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背单元检测一36题)
国内经济:

中国古代史复习线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7 MB
  • 时间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