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费者均衡分析
第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一节 效用理论
现实中不存在需求曲线。经济学家建构了需求曲线这一模型,用以描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规则。
为什么消费者会有这种消费行为规则?
需求曲线为什么是一个有效或有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P1X1+P2X2=I
MU1/P1=MU2/P2=
思考,为什么在买两个单位X,三个单位Y时效用会最大化呢?
没错,当其中一个边际效用大于另一个时,总会尝试增加边际效用大的那一样物品
第1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四、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
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
格之间的差额。
你在买面包时的成交
价格等于面包带给你的
边际效用,但是在你买
第一面包时,它给你
带来的效用大于付出的
价格
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第1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你如何安排你的时间呢
假设工作8小时,
吃饭、睡觉、娱乐你
会如何安排呢?
是不是当三者的边际
效用相等时,你才最
舒服呢
第2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消费者偏好
偏好:更喜欢的意思,带有明显倾向性。
序数效用论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两个假定:
(1)非对称性
(2)传递性
第2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二、无差异曲线
基于序数效用论的分析工具
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不会只消费一种商品,
不会仅拿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比较,而是更
多关注不同商品的组合给他们带来的效用。更
多情况下,人们是在不同的商品组合之间作比
较。
第22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商品组合
表a
表b
表c
X1
X2
X1
X2
X1
X2
A
20
130
30
120
50
120
B
30
60
40
80
55
90
C
40
45
50
63
60
83
D
50
35
60
50
70
70
E
60
30
70
44
80
60
F
70
27
80
40
90
54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第23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效用水平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第24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在画无差异曲线时,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
的偏好行为做的假定:
一是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组合能够排出一定
的偏好次序;
二是消费者认为商品的数量越多越好,商品
没有负效用;
三是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传递性
第25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由上图可以看出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第二个特征,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第26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三个特征,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且递减。
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一起来看一下无差异曲线斜率是多少呢?)
Y
X
0
A
B
C
D
为什么无差异曲线是AB弧,而非其他弧呢?
X和Y之间能够相互替代
第27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边际替代率:X和Y两种商品在向消费者提供效用
方面是可以互相替代的。在保持消费者得到的效用
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所必须放
弃的Y商品量,称为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y/△x
当用X替代Y时,总效用不变,所以由X增加引起的
效用增加量等于Y的效用减少量。
第28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效小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
MRSxy
=dy/dx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第29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第四个特征,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
什么是边际替代率
为什么边际替代率递减
第30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就是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
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
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MRS12=−△X2/△X1
△X1和△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
注意:这里也有一个负号
第31页,讲稿共55张,创作于星期二
当商品数量的变化趋于无效小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
MR
消费者均衡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