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地质灾难勘察报告
一、 泥石流的相关概述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 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 的固体积存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200 50~100 <50
泥石流危急性分级
单沟泥石流活动性定性分级 依据泥石流活动特点、灾情推测 其活动性可划分为低、中、高和极高四级(见表 2)。
表 2 单沟泥石流活动性分级表
泥石流活动特点 灾情推测
活动性分级
能够发生小规模的极低至低频率泥石流或山洪
能够间歇性发生中等规
致灾稍微,不会造成重大 低灾难和严峻危害
致灾稍微,较少造成重大 中
模的泥石流,较易由工程 灾难和严峻危害治理所把握
能够发生大规模的高、中、低频率的泥石流
致灾较重,可造成大、中 高型灾难和严峻危害
能够发生特大规模的高、 致灾严峻,来势凶狠,冲 极高中、低、极低频率的泥石 击破坏力大,可造成特大
流 灾难和严峻危害
危害性灾度等
级
死亡人数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30
30~10
10~3
<3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1000
1000~500
500~100
<100
潜在危急性等
级
直接威逼人数
〔人〕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1000
500~1000
100~500
<100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10000
10000~5000
5000~1000
<1000
依据泥石流灾难一次造成的死亡人数或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为特大型、大
型、中型和小型 4 个灾难等级〔见表 3〕。
表 3 泥石流灾难危害性等级划分
对潜在可能发生的泥石流,依据受威逼人数或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潜在危急性等级(见表 4)。
表 4 泥石流潜在危急性分级表
区域泥石流活动性和危急区的划分,应充分利用 GIS 技术,调查影响区域
泥石流活动性的相关因子,并将其集成综合分析,作为区域泥石流活动性和危急区划分的依据〔参见相关文献〕,并评价其危害性。
危害性
a)危害作用方式调查泥石流侵蚀冲击、冲刷的部位、方式、范围和强度泥石流淤埋的
部位、规模、范围和速率泥石流淤堵主沟的缘由、部位、断流和溃决状况泥石流完全
堵塞或局部堵
塞主河的缘由、现状、历史状况及溃决洪水对下游的水毁灾难。
b) 危急区的划定,确定泥石流危急区范围〔可参考表5〕。
表 5 泥石流活动危急区域划分表
危急分区极危急区
判别特征
、洪水能直接到达的地区历史最高泥位或水位线及泛滥线以下地区。、滑坡的地区有变形迹象的崩坍、滑坡区域内和滑坡前缘可能到达的区域内。、下游的可能受灾地区。
危急区
位以下的漂浮区溃坝后泥石流可能到达的地区。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察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