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生物技术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的一种能自我复制的DNA分子。三种最常用的载体是细菌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9、质粒: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能稳定地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并传递到子代,一般不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现在常用的质粒大多数是经过改造或人工构建的,常含抗生素抗性基因,是重组DNA技术中重要的工具。
10、Ti质粒:(Ti-plasmid)根瘤农杆菌染色体外的环状双链DNA质粒,能诱导植物产生异常氨基酸和冠瘿碱或二者之一,并诱生冠瘿瘤。
11、噬菌体载体:
12、基因芯片:gene chip固定有寡核苷酸、基因组DNA或互补DNA等的生物芯片。利用这类芯片与标记的生物样品进行杂交,可对样品的基因表达谱生物信息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13、cDNA文库:cDNA library:是以特定的组织或细胞mRN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cDNA)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形成重组DNA克隆群,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mRNA信息的cDNA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或细胞的cDNA文库。cDNA文库特异地反映某种组织或细胞中,在特定发育阶段表达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因此cDNA文库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
14、转化:(transformation)是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细胞的DNA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15、转导:(transduction)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16、克隆子:摄取外源DNA并令其稳定维持的受体细胞。
17、报告基因:(reporter gene)是一种编码可被检测的蛋白质或酶的基因,也就是说,是一个其表达产物非常容易被鉴定的基因。把它的编码序列和基因表达调节序列相融合形成嵌合基因,或与其它目的基因相融合,在调控序列控制下进行表达,从而利用它的表达产物来标定目的基因的表达调控,筛选得到转化体。
18、DNA杂交:(DNA hybridization)一种用互补碱基配对的程度,来分析不同生物品种来源的两条或多条DNA链间彼此关系密切程度的实验技术。
19、southern印迹杂交: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
20、northern印迹杂交:一种将RNA从琼脂糖凝胶中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方法。RNA印迹技术正好与DNA相对应,故被称为Northern印迹杂交,与此原理相似的蛋白质印迹技术则被称为Western blot。
二、思考题
1、基因工程操作流程?
目的基因或DNA片段的获取、重组DNA分子的构建、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或DNA片段的扩增或表达。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及转录的区别?
基因的区别: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有内含子与外显子的区别,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原核生物没有内含子。
转录的区别:1)真核生物有由核膜包裹的细胞核,因此,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有时间和地点的差别;而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点进行。2)真核生物基因有内含子,转录所得的前提mRNA需要经过修饰,除去由内含子转录得到的mRNA序列而得到成熟mRNA;原核生物基因因没有内含子,转录得到的mRNA不需要经过修饰。
3、EcoR1的识别序列,酶切位点?
EcoR1是从大肠杆菌R菌株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限制酶,EcoR表示是从大肠杆菌的R型菌株分离来的,“Ⅰ”表示是从大肠杆菌R菌株中分离出来的第一个限制酶。EcoR1切割序列,切割位点在G与A之间,形成黏性末端。
4、PCR基本原理?
PCR是一种体外DNA 扩增技术,是在模板DNA、引物和4种脱氧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反应,将待扩增的DNA片段与其两侧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引物经“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引物延伸”三步反应的多次循环,使DNA片段在数量上呈指数增加,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我们所需的大量的特定基因片段。
5、MCS连杆?衔接头?
6、PBR322、λ噬菌体载体、cosmid载体、YAC载体的结构、特点、主要用途?
生物技术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