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务用例实现规格》
可选文档
1)《目标组织评价》
文档规范
1)《业务概览》
2)《术语表》
3)《项目调研表册》
4)《业务架构文档》
5)《业务规则》
6)《业务用例规格》
7)《业务对象纵览》
8)《增补业务规格》
9)《业务用例实现规格》
10)《目标组织评价》
技术评审
1)业务用例模型评审
2)业务对象模型评审
需求阶段
顺序性活动描述
1)界定系统范围,明确委托方需求,形成《项目 概览》(系统)《术语表》;
2)定义系统角色,根据《业务用例规格》,分析 业务用例,将其转换为系统初始用例,并开 始系统原型界面的开发;
3)结合《增补业务规格》,细致分析用例资源条 件,形成初始《增补规格》,同时剔除无法 实现的初始用例,形成初始《用例规格》;
4)为初始用例分析划分优先级、分析依赖性,建 立初始用例模型,结合初始《增补规格》形 成初始《软件需求规格》,为子系统分析或 包、组件分析奠定基础;
5)精化初始用例模型中的用例,详细描述系统交 互过程,建立精化的用例模型,《用例规格》;
6)根据初始《增补规格》和《业务规则》,进一 步深入分析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形成《增 补规格》;
7)汇总《用例规格》《增补规格》形成《软件需 求规格》。
持续性活动描述
1)《项目概览》(系统)在需求阶段,根据对项 目理解的不断加深,随时进行改进;
2)《术语表》的更新维护;
3)通过快速原型的开发、试用、修改,与客户和 用户交流以不断获取系统需求,并形成《用 户原型界面描述》。
提交文档
1)《项目概览》(系统)
2)《术语表》
3)《需求规格说明》其附件包括:《用例规格》 《增补规格》
4)《用户原型界面描述》
可选文档
1)《用户接口风格说明》
2)《委托方需求》
3)《用户手册》(初稿)
文档规范
1)《项目概览》(系统)
2)《需求规格说明》
3)《术语表》
4)《用例规格》
5)《增补规格》
6)《用户原型界面描述》
技术评审
1)需求评审
分析设计阶段
顺序性活动描述
1)根据《系统需求规格》进行体系结构分析设计, 确定系统软件架构,形成配置图和《软件架 构文档》;
2)根据《需求规格说明》和系统软件架构,进一 步扩展业务对象模型,建立分析对象模型, 明确系统对象的职责;
3)根据业务对象,及业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结合 分析对象和系统软件架构,进行数据库的分 析设计,建立数据模型,完成数据库设计工 作,形成《数据模型纵览》;
4)应用分析对象实现系统用例,以验证分析对象 的正确性,并根据验证结果,修正分析对象 模型;
5)汇总分析对象模型和基于分析对象的用例实 现,形成《分析模型纵览》;
6)根据分析对象模型,结合用户原型界面和数据 模型,进行系统类设计,建立设计类模型和 构件图;
7)实施系统类的详细设计,确定类的属性、方法 及参数类型、可见性等,并将用例分配给对 象类,形成基于设计类的用例实现;
8)汇总设计类模型和基于设计类的用例实现,形 成《设计模型纵览》,为下一步系统的实现 明确工作任务。
持续性活动描述
无。
提交文档
1)《软件架构文档》
2)《分析模型纵览》
3)《设计模型纵览》
4)《数据模型纵览》
可选文档
无。
文档规范
1)《软件架构文档》
2)《分析模型纵览》
3)《设计模型纵览》
4)《数据模型纵览》
技术评审
1)软件架构评审
2)设计评审
实现阶段
顺序性活动描述
1)根据《设计类模型》,按照类的详细设计和构 件图,结合用例的实现优先级,确定系统《实 现模型》,并根据系统体系结构进行系统集 成设计,形成《集成模型》;
2)根据《实现模型》进行组件编码实现;
3)根据《集成模型》对系统编码实现的组件进行
系统集成实现;
4)编制《用户手册》,制作并集成系统帮助,完 成客户或用户所需要的其他文档。
持续性活动描述
无。
提交文档
1)《实现模型》
2)《集成设计》
可选文档
1)《用户手册》
文档规范
1)《实现模型》
2)《集成设计》
3)《用户手册》
技术评审
1)代码评审
管理过程规范部分
概述
在本规范中,对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采用阶段性规划。具体为根据软件开 发过程中的技术过
软件开发过程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