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论文
选取自2006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患者共80例,年龄在78~95岁,平均年龄81岁,住院时间2年~3年,对全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利用统集方法
自2006年4月~2010年4月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向患者介绍调查目的,征得同意后发放调查表,患者依据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共发放调查表80份,实收80份,有效80份,有效率100%。同时,对这80例患者进行了临床的心理表现观看,并进行了观看记录。
3
在对患者进行心理调查之后,对患者进行了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的主要措施如下:
从护理的角度来介绍冠心病的发病的缘由、临床表现,从减轻心理负担的层面来调整患者的心理接受力气。由于患者的年龄均过大,所以认知干预以患者能够接受的病例举例为主,避开消逝过于生硬的讲座式的讲解。同时通过每周2-3次(每次30-45min)与患者的交谈,接受倾听、疏导、启发、劝解、保证等方法,让患者宣泄不良心情,为患者供应心理怜悯与支持,还要教会患者或家属自测血压的方法,心绞痛发作的应对措施,指出负性心情对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不良影响,使其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主动性和服药的依从性。
教患者学会调解心情和放松训练的方法。坚持进行一些放松疗法。如:于早晨或晚间,选择一个清静的环境,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双手自然放于两腿上,闭上眼睛,使自己安静下来。从头部开头按挨次从上到下放松全身肌肉。用鼻进行有意识的呼吸,呼气时默念“一”,吸气时留意自然放松,保持确定节律。持续10~20分钟,睁眼看一下时间(勿用闹钟等),然后再闭目静坐5~10分钟,试着排解一切思虑。每日1~2次。
4
对患者还可以接受确定的物理关心治疗,依据病情赐予生物反馈、音乐疗法、体育疗法、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可有针对性地治疗冠心病,又能治疗和缓解其抑郁、焦虑心情。在进行心理治疗和理疗的同时,赐予血管紧急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原发病;对中、重度抑郁、焦虑患者适当赐予小剂量抗焦虑、抑郁的药物。
本次的调查争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被调查的80例患者由于长期住院治疗,其EPQ测试结果与常模对比存在着确定的差异,四项测试对比中有三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层面会造成确定的影响,而且对冠心病情的稳定也特别不利,本次调查可以看出长期住院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常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存在心理状态问题就必定会表现在临床症状上,通过对临床病例观看的整理,可以看出患者外在表现和常模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对需要进行心理调试的患者,进行了必要的心理干预之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理护理干预还是特别有效的,
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