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及其康复治疗
Rehabilitation of obstetrical brachial plexus palsy
SHEN Xiushu*, ZHU Yulan , JIANG Congyu**
(Departm伤,累及 C7〜C8神经根的为撕脱 伤,累及T1神经根的为不全损伤。
张咸中的分型、分度
2002年张咸中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将 OBPP分 为5型4度,即A型(上干型)、B型(上中干型)、C型(下干 型)、D型(上中下干型)、E型(神经根部损伤),I度(神经粘 连)、□度(神经膨大)、田型(神经断裂)、IV型(神经根性撕脱 /节前损伤)。2011年修正为4型4度,即A型(上干型)、B型 (上甲干型)、C型(下干型)、D
型(全臂丛损伤),分度未变。
OBPP的临床诊断
OBPP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其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其中 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分娩史、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和影像 学检查,需排除脑瘫、先天畸形、骨折脱位等特殊情况。
分娩史和临床表现
巨大儿、胎位异常、不当的助产技术等是目前公认的几大发 生OBPP的高危因素[10-11]。婴儿出生后观察、比较其两侧手臂, 如发现活动程度和姿势不对称,一侧上肢活动较对侧明显减少, 肌力减弱或无力,垂腕、垂指,手臂不能外展和外旋、始终处于 瘫软或伸直状态,新生儿期单侧手臂拥抱反射或抓握反射不能引 出等,一定程度上提示可能发生了 OBPP。
肌电图检测
研究显示,肌电图检测对判断 OBPP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价 值。P^t等发现,新生儿神经损伤后1〜2 d即会在肌电图上显 示出异常的自发电位波形,因此对疑已发生 OBPP的新生儿,应
尽早进行肌电图检测。孙瑞迪的研究显示,在患儿1月龄时可通
过检测其肘部屈曲、伸展动作和肱二头肌是否存在运动单位电位 来判断OBPP的严重程度。韩峰等检测了 209例OBPP患儿的肌 电图,结果发现正尖波、纤颤电位、峰值宽大电位可作为 OBPP
的定性依据。
MRI检查
MRI检查神经具有高分辨率、多层面、无辐射、非侵入性等 特点,已越来越多地用于 OBPP的定性和定位诊断[16-17]。丁川 等的研究显示,对 OBPP诊断, T增强MRI (3D-T2WI- STIR-SPACE序列扫描)检查能更好地抑制背景信号,更清晰地 显示臂丛神经损伤的位置及分类, 诊断价值优于MRI平扫检查。 石权等认为,肌电图检测和 MRI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均有良好
的定位作用,其中肌电图检测对轻度神经损伤更为敏感, 两者联
合应用能更好地进行 OBPP的诊断。
OBPP的康复治疗
OBPP患儿接受康复治疗后的康复程度与其臂丛神经损伤的 位置及程度密切相关,也与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相关。 OBPP的
臂丛神经节前损伤多为撕脱性、 离断性损伤,几乎不会自行吻合
修复,需手术治疗。对 OBPP的臂丛神经节后损伤,可先保守治 疗3个月,然后再根据患儿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手 术治疗。目前,OBPP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注射、电和 磁刺激、针灸和按摩、肌内效贴、运动功能锻炼等。
药物注射
较常用于OBPP治疗的药物有A型肉毒毒素、鼠神经生长因
子、甲钻胺(甲基维生素 B12)、维生素B1、糖皮质激素、
婴幼儿臂丛神经损伤及其康复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