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数学口算练习( 15)
一( )班 姓名 ( )分钟做( )题,对( )题
86-7=
37- 9=
70- 5=
22- 9=
32-4=
43-6=
86- 8=
60- 4=
4发生过一个风趣的故事呢!这是如何的一次不平时的经历?它给这个孩子带来什么收获?
请大家一同学习《爷爷的芦笛》,走进故事中找寻答案吧!
3.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
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
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沟通生字和新词。
检测生字和新词。
三、再读课文,认识课文主要内容
读课文,要修业生读得正确、流畅。
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次芦笛声?都是如何的芦笛声?迅速默读课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爷
爷吹芦笛的图片,可极大提
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领
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文,找一找,画一画有关词语。
2. 指引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
笛声都是在什么状况下出现的?
3. 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朗诵感悟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状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的教课策略要点是“主线”
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
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
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
垫。
笛的呢? (展现课件第四屏)
思虑:为何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觉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究竟给了强强如何的感觉呢?
带着美好的神往,齐读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海洋, 风趣的芦笛,这全部让强强无穷神往。 现实生活中是如何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同, 到达苇叶葱郁的海边,到达爷爷的小闸屋, 去亲身倾听爷爷的芦笛声。
默读 2 —6 自然段,思虑:漂亮的海洋, 洪亮的笛声又给强强如何的感觉?
想一想画面有感情朗诵 2 —6 小节。二、细读课文,打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 过渡:慈爱的爷爷,温柔的海洋,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洪亮的笛声,给强强带来非常的快乐。可此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只是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现课件第五屏) 1.默
读 7—13 自然段,用不一样的符号分别画出描绘海洋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领会到海洋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二)沟通报告海洋狂怒的句子,领会强强的惧怕,(展现课件第六屏) 指导朗诵。
(三)思虑:是什么将强强的惧怕驱逐得干干净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展现课件第七屏 ):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
1年级下口算(1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