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名胜古迹
中华宰相村
景区位于闻喜县裴柏村,是裴氏家族的发祥地,这里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十 分丰富,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声名显赫,业绩卓著的名门望族,其家族人物 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实属罕见,裴氏家族秦汉至今,已延续闻喜名胜古迹
中华宰相村
景区位于闻喜县裴柏村,是裴氏家族的发祥地,这里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十 分丰富,裴氏家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声名显赫,业绩卓著的名门望族,其家族人物 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实属罕见,裴氏家族秦汉至今,已延续两千余 年,裴氏家族公候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者六百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人,先 后出过59 位宰相,59 位大将军,可谓 人才辈出,宛如群星,故有“天下无二 裴”,“天下裴氏出裴柏”等说法。
裴氏家族肇自商周,兴起于两汉魏晋南北朝,鼎盛于隋唐,衰微于宋、金、 元、明、清,绵延共三千余年,一脉相承的裴氏家人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文化、艺术、历史、科学 等领域均做出了突出贡献,广阔的领域与卓越的成就都 无一不表明:裴氏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华宰相村地处晋、陕、豫旅游“金三角”地段,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 势,南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和太风二级公路,皆沿村而过,距西安、洛阳仅二 百四十余公里,距 “武圣”、关公故里、“黄河之魂”、壶口瀑布、“华人之 根”、洪洞大槐树都不过百里,是山西“根祖文化”和“文明溯源游”的中心区 域。 汤王山
汤王山位于中条山麓闻喜县的石门乡境内,海拔 1752米,古名条山、景山, 夏末桀帝无道,民不聊生,人们纷纷投奔成汤,成汤遂扎寨此山,历经七年的休养 生息,操练兵马,于公元前 1711年,在此发兵出征伐桀,灭夏建商,建立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后人为纪念这位明君,便在当年成汤营寨观星台上始建庙 于祭祀,改景山为汤王山。
汤王山是商汤文化、晋郭璞勘舆文化的发祥地,纵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莫 过于尧、舜、禹、汤,而以商汤文化为主题的文物古迹景区,全国仅此一家,这里 崇山峻岭,青松郁葱,层峦叠峰,奇石林立,属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有得天独厚 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且这里现有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位于主峰的汤王庙,始建于 商、周、经唐、明、清历代重修扩建,殿堂建筑全为山石精砌而成,古朴坚实别 致,虽经千百年风雨苍桑,依然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汤王山是以其独有的商汤文 化古迹堪称黄河根祖文化旅游资源之绝品。
闻喜文庙
又名学宫,亦称宣圣庙,是为奉祀我国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而专设的庙宇。 位于闻喜县城内东北角。始建年代不可考,重建于宋咸平四年(1001),元大德七 年(1303)地震倾坏。明弘 治四年( 1491)重建。占地面积38亩,是山西省最大的文 庙。其建筑坐北向南,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大成门、泮池、戟门、大成殿。
右侧有传道斋、授业斋。大成门前有五龙影壁,影壁后有砚池。大成殿面阔五 间,进深三间,斗拱为五踩双昂,琉璃歇山顶。庙内存有明代孔子线刻像及宋、 元、明清碑四十余通,均保存完好。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董泽湖
闻喜名胜古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