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电施工管理的探讨
摘要:质量管理是核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质量管理的好坏决定着工程能否实现建设目标。本文分析了核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和特点,介绍了大纲加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方式,讨论了质量检查、过程控制等管将有关的供方资料和资格评价资料提交业主供其审查,只有经过业主审查批准的供方才能列入采购清单中,必要时,业主还会要求共同参与对供方的评价。在实施采购过程中,业主有权进入供方进行监督和检查,供方必须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设施并出示相关的记录供查阅。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一级QA、两级QC”的质量管理模式
“一级QA”是指:由施工现场设立的一个独立于生产职能之外的质量保证部(简称QA部),主要负责组织和建立本项目的质保体系和体系文件,并定期审查和验证大纲的实施状态,按计划执行对影响质量的活动的监督,以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质量符合质保大纲的规定要求。它同时具有对大纲实施管理、监督、监查三项职能,以便及时发现偏差,及时纠正,确保质保体系健康、有效运行。“
两级 QC”是指公司质检部(简称 QC2)和队 / 厂一级 QC 组织(简称 QC1),QC2 代表公司对各施工队 / 厂所完成的工程物项执行验收检查,并对各施工队 / 厂及物资部的重要工艺过程进行设点监督。这种做法提高了公司向业主提交的产品的一次合格率,并确保了重要的工艺过程都获得了有效的监督。QC1作为施工队 / 厂下设的、非完全独立的一级检查机构,执行对施工质量的检查或符合性检查,物项接收检查等等工作,对施工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减少了质量缺陷产生的机会,并避免了相关工作的信息传递缓慢的现象。两级 QC 做到了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检查与最后的验收检查相分离,达到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2.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根据国家核安全局发布的《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400(1991)及相关导则的规定,土建和安装分别建立起独立的大纲加程序的质量管理体系。大量的程序文件为核电站施工提供了工作依据,确保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工作都能按书面程序的规定来完成。以岭澳核电站核岛施工为例,土建共编制程序 416份,其中质量保证大纲 l 份、大纲程序 28 份、部门工作程序62 份、现场工作程序 325 份(包括土建程序、安装程序、土建试验程序、无损检测和理化试验程序、安全壳试验程序、油漆程序等);安装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保证手册l 份,体系程序 23 份,施工操作和检查技术准则等工作程序 1123 份,各类质量跟踪文件 319 份,各类指示书 260 份,部门管理程序 110 份,内、外部接口程序 20份,工程计划、统计、协调等工程程序 69 份。
对所有从事影响质量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和质保大纲、体系程序要点、要求的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各施工队/厂的班/组长,在开工之前进行专门的本专业方面的施工技术标准、质量检查要求、质量管理流程的培训及考核,进一步提高他们在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和责任。对程序编制 / 审核人员进行程序编制方面质量要求的专题培训,以提高程序文件的质量。对参加施工的技术、管理、质量检查人员进行本专业安装知识、施工标准、施工流程
关于核电施工管理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