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临床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为提高小儿鼻腔鼻窦占位病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2022年7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50例鼻腔鼻于上颌窦,6例均系蝶窦。肿物超声探查,10例为鼻咽血管纤维瘤,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和神经纤维瘤各1例。


肿瘤超声诊断特点及手术治疗 38例炎性息肉患儿均采取鼻内镜肿物切除,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术后随访8例出现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复发,再行二次切除治愈,其余均一次性切除治愈。
10例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后部、鼻咽部充塞淡红色新生物,插入导管探讨探查肿物表面,显示表面的线状黏膜强回声清晰可见,病变位于黏膜下。其中3例患儿纤维瘤栓塞前瘤体硕大,表现为不均匀的低回声。瘤内散见不规则筛网状小透声区,虽边界清晰,但不够规整。进一步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瘤体内血供丰富,呈现不规则扩张的血管或血管团,部分为五彩血流样分布。CT影像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占位病变,蝶骨骨折受破坏。8例患儿均接受化疗,随访1年未见复发,均存活。
1例上颌窦横纹肌肉瘤诊断显示上颌窦、上颌骨、筛窦等均呈现不规则的团块异常信号。超声检查显示瘤体巨大,呈分叶状或浸润状不规则外形,且多为不均质低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瘤内血供极丰富,部分血管迂曲呈血窦样扩张,部分区域形成丰富的血管网。频谱多普勒显示瘤内主要为流速较高的搏动性动脉血流信号,最高流速约45 cm/s。该患儿转入肿瘤科化疗,随时1年未见复发。
1例神经纤维瘤诊断显示翼腭窝、颞下窝占位,肿物嵌入鼻腔后部、鼻咽部。内镜检查显示鼻腔后外侧壁膨隆,鼻腔黏膜光滑。灰阶超声显示黏膜面线状高回声清晰可见,瘤体显示为不均质偏强回声肿块,部分瘤体内可见条索状高回声不均匀分布,边界清楚,规则,有较完整的包膜。彩色多普勒显示瘤内为少血供,仅见稀疏的血流分布于肿瘤周边,频谱多普勒在瘤内可探及少许动脉及静脉样血流,所测动脉流速在7~15 cm/s。该患儿接受肿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复发,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鼻窦鼻腔是人体解剖中最复杂的器官组织,介于前颅底之下、两眶之间、颌面骨之内,位置分布深,与颅底、眼眶和颌面部构成极为复杂的构造关系,给诊断带来了极大困难[4-5]。另一方面,由于儿童鼻窦鼻腔占位病变发病率低,临床研究不多,再加上早期症状不明显,小儿主诉能力差,因此极容易造成诊断误诊和漏诊率高。目前,关于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诊断多依赖于医师诊断经验,无法明确病变部位、性质、形态等,尤其是恶性肿瘤也不能排除良性肿瘤的可能,以促进临床积极治疗,给患儿带来希望[6]。
关于占位性病变的分类及分布情况 从诊断性质来看,43例为占位性病变为良性病变,%(43/50),与相关临床研究报道一致,不过仍有7例(%)患儿为恶性病变,由于误诊率高的原因极易进展为晚期,危及生命[7-8]。从病变类型分布来看,43例良性占位性病变患儿中,35例(%)以炎性息肉为主,其余均为血管源性良性肿瘤;7例恶性病变主要以血液系统肿瘤为主,如血管纤维瘤(10例),则与成年的疾病分布有较大的差异。另外,神经性肿瘤也是恶性病变重要来源[9]。本研究1例患儿确诊为神经性纤维瘤,经切除后1年复发,后经化疗无效死亡,可见神经系统源的恶性病变值得高度重视。


关于儿童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表现 虽然儿童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缺乏特异性症状,但由于儿童比较构造狭窄,占位病变为引起明显的鼻塞反应,这或为提早发现占位病变提供了基本的依据[10]。考虑到鼻腔狭窄及水肿黏膜不利于辅助检查,因此细致排查鼻腔十分有必要。临床实践还发现,当患儿存在面型明显改变时,通常意味着占位病变的扩散范围已趋于广泛,已不再局限性鼻腔或鼻窦内,扩散至整个面部,这个手术造成了困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患儿患侧鼻频繁出血,这多出现在血管源性肿瘤类型上,如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瘤等,但这类血管源性肿瘤多为良性,这提示主诉为患侧鼻频繁出血时,一般可判断为良性血管源性肿瘤[11]。
超声

儿童鼻腔鼻窦占位病变的临床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