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新木桶理论”看英语专业高级写作课的设计.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新木桶理论”看英语专业高级写作课的设计
周思源 李婷 摘 要: 英语高级写作是一门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主干课,由于习作评阅负担较重且学生互动反馈欠佳从而成为英专教学体系中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的一门课程。本文从革新传统“木桶就是木桶的盛水量,而教师的引导作用则是为木桶塑型的铁箍。显而易见,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周边最短的木板,这块短板就成了限制因素。为了克服这一“短板障碍”,教师必须立足于将短板加长,即提升“短板学生”的高等能力。然而,提高学生的高写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得以实现的,如何在一个学年使学生从基础水平上升到高级水平,便成了限制高写课程设计的桎梏。
语言习得是一个缜密的思维运作体系,二语教学充满了智慧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短板学生”并非真的“短板”。传统方式的评阅主要针对措辞组句的考究,然而一篇好的高写习作并非仅仅依赖于措辞的准确,语法的标准,更多的还体现于思想的深度与行文的逻辑。在英语综合能力的考查中,有的学生总成绩并不理想,但在英译汉单项或阅读单项上的表现却很突出,着实反映出这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对语言的鉴赏有着较强的敏感性。针对这一发现,对于学生高写能力的衡量完全可以换种思路,进而将“木桶理论”进化成全新的理论。“短板学生”在写作中可能出现语言运用的不规范,但并不可就此否认该学生有灵动的思维和佳作鉴赏的能力;而“长板学生”也并非在作文的各个方面都有长处,有时,符合应试模式或将应试范文进行模板化替换都可能带来考场作文的伪高分,论及文章的思想性创造性则不一定会显现出优势。鉴于此,我们将学生群体这个木桶体系略作调整,将短板置于桶底,长板置于桶壁,各块木板都将发挥其最佳效应,使得盛水量随之增加,课堂的运作效率最大化。如此,“短板学生”将摆脱对自己的刻板印象,不再气馁,主动配合;“长板学生”也不会因为语言基础较为扎实而忽视高写课对自我提高的价值,最终实现两类学生相互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识别“长短板”,加装“新桶箍”
高写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即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阅读是通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然而,不少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遇到主题作文或命题作文很难有创新的观点,导致学生们虽然独立写作却往往千篇一律。同时国内外二语教学工作者对外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评阅与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不少实证研究。清华大学的卓江教授(John Truscott)就曾研究指出由教师直接纠正作文中语言错误的评阅方法无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不敢大胆使用语言。成因往往在于很多学生关注的是教师所给的分数或等级,却不重视教师的修改点和评阅词,从而产生重复性犯错。习作的评阅沦为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单向行为,负担重收效微。同时细致的语言纠错也会让学生产生沮丧感,面对红笔标注的错误及由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有的学生甚至会产生逆反情绪,觉得教师没有理解自己的写作想法或是直接被动接受,不再进行深入思考。因此,要切实提高英专学生的高写能力,扩大教学的“新木桶效应”,管理者的教师必须从“输入”、“输出”及评阅三个环节进行合理规划,为学生群的互动加装“新桶箍”。
一个班级的学生写作特长不尽相同,我们在高写开课伊始组织两到三次的课堂限时作文,使学生在没有参考资源、相对紧张的环境中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写

从“新木桶理论”看英语专业高级写作课的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麝月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