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垂直和平行》
红旗区和平路小学 郜豪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知道平行和垂直的意义,可以正确地判断平行和垂直。
2、浸透教学设计
《垂直和平行》
红旗区和平路小学 郜豪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知道平行和垂直的意义,可以正确地判断平行和垂直。
2、浸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才能。
3、增强学生对数学和生活联络的理解,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和垂直的意义,可以正确地判断平行和垂直。
【教学难点】
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学用具】
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尺子、小棒、学具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观察屏幕上的直线,回忆直线特征。
想象:在平面内出现两条直线,可能出现哪些位置关系。把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出来,进展展示。
二、分类探究
同桌讨论分类的标准并进展分类。
通过老师引导、学生探究,确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两类:相交和不相交。
1、提醒平行意义
根据分类结果,提醒平行的定义。
借助教具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学表述两条平行线的位置关系。
课堂反响。
2、提醒垂直意义
再次借助分类结果,从相交后出现直角提醒垂直的定义,介绍垂足.
教学表述两条垂线的位置关系。
三、稳固练行?哪组互相垂直?
2、摆一摆。
3、折一折。
四、全课总结
介绍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现象,并总结全课。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郜俊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