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
建筑的内部空间主要为人所使用,它的几乎所有部分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在舒适性、效率性和安全方便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技术和科学的进步也要求室内设计对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有更严谨和科学的方法,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对“人”有一个科学的、全面的了解,人体工程学正是这样的一门关于“人”的学科。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
一、 命名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它的命名也比较多。在美国也出现过Human Engineering,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Human Factors等多个名称,但是现在一般使用Human Factors这一名称。而在英国等欧洲国家一般使用Ergonomics这一名称。
在人本,“人间”是人类的意思,他们将人体工程学命名为“人间工学”。
在我国,人体工程学的相关名称比较多,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来命名,有“人体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人因工程学”“人机环境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等。
二、 定义
概括的说,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其与人相关的物体(机械、家具、工具等)、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学科。
第二节 人体工程学的由来与发展
人体工程血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5个时期:
(一)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
泰勒的手工具设计特点与作业效率的关系研究,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吉尔布瑞斯的动作研究;闵斯脱拨格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的出版,倡导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把实验心理学用于人员选拔、训练和改善劳动条件等等。这些都是人体工程学的萌芽,为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打开了大门。
(二)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成立了人体疲劳研究所,德国、苏联和日本也相继成立了工业心理研究所、劳动科学研究所和工业效率研究所。美国心理学家于1925 年前后在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著名的“霍桑研究”项目,该研究企图研究照明等物质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的等。这就是所谓的“霍桑效应”,现在管理工效学就是研究这些问题的科学。
(三)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
这一时期由于粘着的需要,复杂的武器对人类工效学的要求更加迫切。人体工程学从研究“人适应机器”为主题转向“机器适应人”为主题。从此,人体工程学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比较完整的研究组织和学科体系。
(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人体工程学形成两大特点:一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渗入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自动化系统中人的监控作用,人机信息交互,人工智能等都与人体工程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近年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在我国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比较,人体工程学基础理论、方法论以及成果的应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人体工程学教学和科普工作必须加强。
第三节 人体工程学的作用、任务及相关学科
一、 作用与任务
人体工程学在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如图1-1。图1-1中的纵坐标表示事故率,横坐标表示技术年代,人机系统的事故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机械可靠的改良而不断减少,但是达到一定程度后,事故率趋于稳定,说明影响事故率的还有其他因素,这就是人的因素和人机相互匹配关系。所以要进一步减少事故,必须研究人的特点和人机系统匹配理论。
图1-2是人机系统的模型,研究人与机的匹配关系,关键是研究人机界面问题,是人机界面符合人的心理、生理和心理特性,达到人机系统最佳匹配状态。这里的机械式广义的,人与家具、人与其他工具之间的关系也同样需要最佳匹配,也要实现系统的优化。
二、 相关学科
室内及家具设计中人-家具-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视觉与环境:主要包括空间组合、材质表面质地、造型、色彩、照明、采光等。
(2) 听觉与环境:主要包括隔音、反射、吸声、音响效果等。
(3) 嗅觉与环境:主要包括室内通风、建筑与装饰材料的选择等。
(4) 触觉与环境:主要包括材料表面、材料温冷感,温湿度,人体生物力学,体压分布。
〖作业〗
第二章
人体测量学与人体尺寸
室内环境在空间尺度上涉及到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人体尺寸和人体活动空间。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主要依靠人体测量学。
第一节 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各个部分的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尺寸上的差别的学科。
在历史上,许多的哲学家、数学家、艺术家对于人体尺寸的研究断断续续进行了许多世纪,他们大多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初级教参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