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优秀诗词《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
白居易的优秀诗词《重阳席上赋白菊》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赏析】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这两句描写菊花簇分散拥开满园的情景。黄灿灿的花海中,偏有一丛白菊单独矗立着,显得格格不入,又让人觉得惊喜,甚至亲切。由于“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它好像一个参加了少年歌舞会的白发老人,他与“少年”们一起载歌载舞,活力四射。白菊虽是“孤丛”,好像“白头翁”,但是却与众黄菊——“少年”在一起玩乐,并不觉孤寂、苍老,仍旧布满着青春活力。后两句,由花联想到人,比方自然贴切,富有情趣,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古人咏白菊之诗甚多,而能写得如此有情有境好玩者罕见。”古诗词中的白菊,因其雪白无瑕的外在形象与凌风傲霜的内在品行,就成了高洁脱俗的象征。而白居易却将其刻画成一个活力四射的“老顽童”形象,角度新奇,观点独特,让人耳目一新。表达了晚年白居易对生活有着无穷的热忱。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祖籍山西太原。他是唐代宏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其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诞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诞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斗。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见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创造之则为诗。谓
白居易的优秀诗词《重阳席上赋白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