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居易的诗词《放言五首》(其一)赏析.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居易的诗词《放言五首》(其一)赏析


《放言五首》(其一)
唐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

白居易的诗词《放言五首》(其一)赏析


《放言五首》(其一)
唐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荣亦何殊。
【赏析】
人常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耳听为虚”,未必,“眼见为实”,也不然。
对于人来说,熟悉和了解这个世界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看,所以人对自己看到的东西和事情都极其信任,很少会持疑心态度。这里,诗人敢于打破常人的思维,认为世事变化,云诡波谲,真真假假,实难通过简洁的眼观来区分。为了证明这个论点,诗人运用比方的艺术手法,举出了萤火虫和荷叶水珠的例子——“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意思是说,夜晚草丛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明晃晃的亮晶晶的,像一团小小的火星子,事实上呢?萤火虫身上虽然能发出光亮,然而那只是荧光,并不是真的火光,表象一样,实质不同;夏天池塘里荷叶青圆,上面时有圆滚滚的灿烂的水珠,看起来像是宝贵的珍宝一样,其实也并不是。诗人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方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而要从本质上去看问题,或者说要擅长透过现象看出本质。这两句诗,论据有力,具有很强的情感颜色,讥讽了那些出名无实言行不一的小人之辈。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见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创造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表达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见:“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见,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见:“立采诗之官,开挖苦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诗》)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明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

白居易的诗词《放言五首》(其一)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游园会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