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
—-摘自畅销书《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很多父母发现,当孩子渐渐长大,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唇焦舌敝,孩子就是不听话,着实让人烦恼!于是,心烦气躁的父母常常忍不住甩出这样一句话--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
—-摘自畅销书《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很多父母发现,当孩子渐渐长大,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唇焦舌敝,孩子就是不听话,着实让人烦恼!于是,心烦气躁的父母常常忍不住甩出这样一句话--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家长觉得是孩子不听话,原因出在孩子身上;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家长还没有学会如何跟孩子说话。只有父母会说话,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才会听话。
记住: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
有位教育专家去外地探亲,要回北京了,她的侄子执意要和他爷爷送她到火车站。其实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还是不允许。
最后教育专家要走了,侄子“倔强”地要上公交车送她,,教育专家也很为难,没方法,只好让司机先开车。
到了城里,孩子的妈妈还是不允许他去火车站,这回孩子竟然先跑了,搞得大家哭笑不得。教育专家只好劝他妈妈先回去。他妈妈冲着跑远的儿子丢下这么一句话:
“回去看我不打死你!"
就在教育专家快上火车的时候,?他说怕回家妈妈打他。教育专家听了心里酸酸的……
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白林放学后进了家门,放下书包,,他还没有分开的意思。
爸爸忍不住提醒起来:“儿子啊,你如今都是初中生了,可不比小学生,不能把时间都搭在这上面,你要抓紧时间学习……”
“好了,好了,你别讲大道理了,我不愿听你说话.”白林一边不满地说着,一边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在家里,白林对学习抓得不够紧,爸爸经常要说上他几句,可他总是像这样不爱听爸爸的话。为此,爸爸很纳闷:我都是为了他好,他怎么就不理解呢?
在中国,像这两位一样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些父母到底怎么了?
他们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不会和孩子说话。
有了不会说话的父母,才有了不听话的孩子。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这个逻辑关系上,总是犯错误。
试问,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做什么?除了拿巴掌打孩子以外,就是和孩子说话!
可惜我们的父母太不会说话,所以孩子才不听话!当然,话说得不适宜,就很容易变成亲子之间一场剧烈的唇枪舌剑的吵架。吵架要是还不够劲,很多父母就干脆用拳脚等粗暴的方式来“交流”,用“武力"高压的方式来使孩子到达眼下的服从。就连眼神这种会意开心的交流,也演化成了瞪眼。所以很多孩子抱怨:“我家人一和我说话就瞪眼!”似乎不瞪眼,说话的效果达不到似的。
现实中,很多家长往往是瞪眼、责骂、开打“三部曲”,“眼、口、手”!
很多家长更多的是只关心自己说了什么,甚少关心孩子听了什么,甚少关注孩子的想法。这样的背景下,怎么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怎么期望孩子能很好地承受家长的要求,按照父母的思路去行动呢
?而对于这种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家长可以真正认真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