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6-6=
1+6=
4+4=
9-1=
7-7=
0+3=
7+3=
9-2=
0+8=
2+7=
7-0=
10-1=
5+1=
6+1=
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
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
检测生字和新词。
三、再读课文,认识课文主要内容
读课文,要修业生读得正确、流利。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感知课文,抓住主线
课文的题目是“爷爷的芦笛”,课文写了几
次芦笛声?都是怎样的芦笛声?快速默读课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文,找一找,画一画相关词语。
的授课策略重点是“主线”
2. 引导学生找出三次芦笛声,说一说三次芦
的设计,本环节设计旨在引
笛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领学生抓住“三次笛声”这
3. 再读课文。
一主线,为后文学习做好铺
第二课时
垫。
一、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次芦笛声:
1.课文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爷爷的芦
笛的呢? (显现课件第四屏)
思虑:为什么爷爷的芦笛声会让强强感觉一股浓浓的海水味呢?想象中的爷爷的芦笛声终究给了强强怎样的感觉呢?
带着美好的向往,齐读第一小节。(二)学习第二次笛声。
过渡:好玩的小闸屋,如诗如画的大海, 幽默的芦笛,这所有让强强无量向往。 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与强强一起, 抵达苇叶葱翠的海边,抵达爷爷的小闸屋, 去亲自聆听爷爷的芦笛声。
默读 2 —6 自然段,思虑:美丽的大海, 宏亮的笛声又给强强怎样的感觉?
想想画面有感情朗读 2 —6 小节。二、细读课文,打破难点
(学习第三次笛声) 过渡:慈祥的爷爷,温柔的大海,丛生的芦苇,飞舞的海鸟,特别是宏亮的笛声,给强强带来特别的快乐。可此次海边之行,笛声带给强强的不过是快乐吗?学习课文 7
—13 段。
(一)出示自学提示:(显现课件第五屏) 1.默
读 7—13 自然段,用不同样的符号分别画出描述大海和强强的句子。
2.从哪些词句领悟到大海狂怒了?强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二)交流告告大海狂怒的句子,领悟强强的害怕,(显现课件第六屏) 指导朗读。
(三)思虑:是什么将强强的害怕驱赶得干洁净净?
(四)爷爷的芦笛声想告诉强强什么?
(显现课件第七屏 ):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
(五)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质理解: “海边的孩子,不沾点儿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
引领学生入情入境读书,经过朗读感觉大海的美丽,爷爷芦笛声的美好。
给孩子们足够的自学时间,勇敢放手,激励他们学会读书、学会思虑,并培养他们不动笔墨就不读书的好习惯。
借助现代多媒体授课手段,演示大海狂怒的图片
一年级(上)口算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