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监控方案
施工监控方案
编制:刘海宽
复核:崔文涛
审核:唐国斌
70) m,分左右两幅,左右幅镜像对称,两幅桥之间为已竣工的 北三
环下穿隧道。〜>〜,。斜拉 索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护套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成品索。本桥基础均采用钻孔 灌注摩
擦桩。北三环跨西运河桥左幅立面布置图如图 。
(左幅)
主要技术标准
(1)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2)桥梁设计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
(3)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重要结构。
(4)环境类别:II类。
(5)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为7度,。
(6)设计速度:60km/ho
(7)桥梁横坡:车行道、非机动车道及慢行系统-%
人行道-%
(8)防撞等级:机动车道两侧护栏采用 SB级。
(9)风荷载:;
1、主塔及基础施工顺序
(1)主塔
a、平整场地;b、桩周注
浆;
c、桩基钻孔施工,边钻孔边下放钢护筒,浇筑桩基混凝土; d、开承台基坑
,切割承台以上多余钢护筒,平整基底并夯实; e、浇筑承台垫层混凝,绑
扎承台钢筋,浇筑承台混凝土; f、绑扎承台钢筋,浇筑承台混凝土;
g、浇筑塔墩混凝土 ; h、爬模法浇筑上塔柱混凝土
0
(2)辅助墩a、平整场地
;b、桩周注浆;
c、开挖承台基坑,平整基底并夯实,施工钻孔桩; d、浇筑承
台垫层混凝土,绑扎承台钢筋,浇筑承台混凝土; e、施工墩
身。
(3)桥台
a、平整场地;b、打入桩基桩护筒(边跨桥台), 施工钻孔桩;c、绑扎盖梁钢筋,浇筑盖梁混凝土;
d、待主梁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浇筑背墙及耳墙混凝土。 2、主
梁
(1)主梁0#段与主塔横梁同步采用满堂支架施工,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a
、支架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 b、立模现浇混凝土,由支架两端向中间对
称浇筑;c、0#段节段的混凝土养护,特别注意主梁和横梁等被模板封闭的部 分养护,
在养护混凝土的初始结硬过程中,不得对被养护的混凝土有扰动(在主梁混凝土
施工中均按此要求);
d、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5%以上时,张拉横梁预应力钢束。
(2)主梁阶段施工采用满堂支架。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a、支架预压,消除
非弹性变形;b、由桥塔向两侧立模逐段现浇主梁混凝土;
c、每个节段均由支架两端向中间对称浇筑,覆盖并洒水养护; d、施工缝
凿毛并清洗干净;
e、浇筑下一节段;
f、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95%以上时张拉预应力钢束; g、对称张
拉斜拉索,拆除施工支架。
第二章 监控的依据、目的、内容和方法
施工监控依据
(1)郑州市郑东新区北三环跨东运河桥施工图();
(2)郑东新区龙湖区北三环跨西运河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 ;
(3)郑州市郑东新区北三环跨东运河桥相关施工方案文件;
(4)郑东新区龙湖区北三环跨西运河桥相关施工方案文件;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7)《公路斜拉桥设计细则》(JTG/T D65-01-2007 ;
(8)《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
(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12)其它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监控目的和内容
斜拉桥的特点之一是设计和施工的高度耦合,施工方法的不同,不但影响结 构安装时的应力,而且对建成后的桥梁最终应力状态和几何线形也有很大影响。 该项目两座桥梁均为支架现浇施工斜拉桥,为确保桥梁设计的合理成桥状态在施 工中顺利实现,必须进行施工控制。另外,该项目两座桥梁左右幅之间为已竣工 的下穿隧道,由于规划的限制,隧道与桥梁边缘距离很近,桥梁的施工将对隧道 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期间需对隧道变形进行监测。
本项目施工监控即针对桥梁设计目标,通过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现场监测以 及误差识别与预测,对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进行反馈控制,以实现设计要求的
斜拉桥施工监控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