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华为的战略目标及战略规划.pdf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定性,一定是经过很多的实验,包括线网实验、产品验证等等环
节,才会得到很好的证明。因此,站在客户的角度,那时,一些追
求产品稳定性和品牌公信力的企业也不敢轻易使用一家小公司所研
发出来的交换机。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弱小的华为只能从农村市场
切入。
但是,华为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重视服务,重视客户的感受。因
此,任何一款产品在开发出来之后,首先要得到客户反馈,并据此进行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在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华为非常
重要的一个核心控制点就是服务。也正因为如此,华为从农村市场
逐渐向城市市场拓展的脚步也十分迅速,在几年之内就占有了非常
高的城市通讯市场份额。
二、第二次转型:国际化及全球化
华为在 1998 年左右,启动了第二次战略转型,即差异化的全球竞争
战略。国际化战略的形成,是基于这样几个重要的因素:
1、天花板效应。当时,华为的产品,尤其是交换机产品在国内已经
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整个行业的国内市场也已经趋于饱和。因此,
依托这个产品实现快速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出现,必须形成新的突
破。这时,海外市场就成为了最佳的选择;
2、成熟的产品体系。因为华为的交换机产品经过了国内市场的检验
和锤炼,已经非常成熟了,可以直接拿到海外进行销售;
3、优秀的人才储备。在国内,无论是在客户层面、服务层面还是在
产品层面,在共同面对市场的过程当中,一大批优秀的干部已经被
培训和训练了出来。当时,我们创造了“铁三角”模式,包括客户
经理、解决方案经理、交付专家以及 HR 经理等等人才,完全可以直
接走到海外去进行市场的拓展、销售以及产品的服务和维护。4、管理体系的提升。不论是在农村包围城市的市场策略当中,还是
在整个国际化的进程中,华为引入了很多的咨询公司,包括从 IBM
引进了 IPD\ISC 等流程。在 1995 年前后,华为邀请了华夏基石的彭
剑锋等六位人大教授为其提炼出《华为基本法》等企业文化方面的
内容,可以说对当时公司思想的统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管理咨询公司的引入,包括华为自身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使得华为
的管理系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应该说,华为的每一次战略转型,都是很多要素的集合,包括人力
资源要素、产品和解决方案要素、管理流程要素等等。如果在国际
化的进程中一味大干快上,但是管理流程却没有跟上,很可能会导
致管理的混乱。因此,这几个因素促进了华为二次转型的稳步推
进。
同时,国际化的过程也是与全球的对手进行竞争的一个非常有效的
手段。比如,一些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上与华为形成了竞争,这
时,如果华为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整合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与国际
巨头展开国内竞争,不仅可以分散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
可以增加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力。这其实是华为重大决策的
一部分,也是华为国际化的必由之路。并且,当时也是通讯行业全
球化最好的时机,如果错过,华为的国际化之路会遇到更大的阻
力。三、第三次转型:由运营商客户向运营商 BG+企业 BG+消费者 BG 转
型,即三个 BG 业务的分拆
华为第三次的战略转型,是从单纯面向运营商转向三个不同的 BG 业
务领域。以前,华为的客户只在运营商层面,包括中国电信、中国
移动等等。在转型之后,华为不仅仅做运营商企业(运营商 BG),
而且做了很多的行业客户、企业客户(企业 BG),同时也会面向终
端的消费者。其中,面向终端的 BG 主要包括面向手机类产品以及最
终面向消费者的一些业务部门(消费者 BG)。
同时向这三个 BG 转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因为这三种
BG 的客户属性差异特别大,彼此的关注点,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流
程,包括研发流程、需求的管理流程、营销等流程的差异都非常之
大。因此

华为的战略目标及战略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惜春文档
  • 文件大小680 KB
  • 时间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