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村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
汉阳小学教师 袁世少
当今,是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世界更是一个信息技术竞争的世界。谁拥有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天下无敌手。信息技术覆盖了生产、生活、国防、军事条条块等各个领域。因此信息技术内部,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滞后。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认为不是统考科目,可有可无,导致学校的精力都放在县级统考科目——又主要放在语数外,几门主要学科方面,从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教育质量,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导致学校在评定教师绩效的工作量和奖惩时,大力倾斜主要科目,歧视异体课教师。
家长希望孩子成才的标准就是以后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加之出于对孩子沉迷电脑游戏的担心,于是他们不支持自己的孩子花时间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
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形成学生认识偏差。
现实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导致家庭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造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认知落后,接受信息技术的能力发展缓慢。在农村拥有电脑的家庭极少,有电脑家庭的孩子已经能够较熟练的操作电脑,有的还可以制作自己的主页,动画等;家中没有电脑的学生仅靠学校每周一节的电脑课,就有相当部分学生仅能学会简单的打字、画画,至于较深一点的电脑知识望而却步,接受能力较缓慢的学生甚至连开关电脑都不会。
另一方面,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间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水平差距非常大。许多对学习电脑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被电子游戏所吸引。在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概念中,电脑就是游戏机,上信息技术课,就是放松自己,玩电脑游戏的课。
三、专业教师不足,教师信息技术知识面不广。
·4·
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课,准备工作、知识面和工作量都不亚于一堂县级统考的主科。同样要备教材、三维目标、备学生、备教法和作业设计,同样要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尤其是课前准备最为重要,如果教师课前对这篇课文没有足够的了解,没有广泛的知识去准备,那么上课堂就可能是复制课文,老师就会手忙脚乱,学生听一堂课就可能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农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基本上是由学科教师兼任或转行而行成的,信息技术的知识贫乏,教学中基本是现学现卖,更谈不上对其他老师的培训;有的地方虽然拥有了专职的信息技术教师,但是数量却极少,即使极少也还担任着学校、电子网络教室的勤杂工,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探索教材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结构及模式。
四、教学资源匮乏,导致课堂教学复制化、成人化。
目前国家对农村学校的软硬件投资加大了力度,特别是近年来的远程教育、校园网达标建设,其力度更是空前。但是教学资源缺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真正从学生学设计的教学软件极少,导致信息技术课成人化,所学知识似是而非。课本内容与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更是不符,造成课本知识与学生实际操作严重脱节,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致使信息技术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充当复制的角色,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感到枯燥乏味,收效微乎其微,达不到信息教学的目的。
五、领导不内行,重视力度不到位,导致设备维修保障不及时而搁置。
谁都知道:机械这东西,维护在好,管理人员在细心,都有随时发生故障的可能。信息技术设备同样如此,随时会出现软硬件上的故障。简单故障信息课老师能够处理,如果出现难度较大的故障,信息课教师就望洋兴叹了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