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基本概念
毛坯的选择
零件结构工艺性
定位基准的选择
工艺路线的拟定
工序设计
提高劳动生产率
1
NJUST 502教研室
机械制造系统:整体目的使系统能有效全面完成产品的机械加工任务,相当于一个车间。
生产系统:整个工厂就是具有输入和输出的生产系统,不仅要组织产品生产,还要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本概念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和生产系统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
2
NJUST 502教研室
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相关联的全过程。
包括原材料的运输、保管,生产准备、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装配、检验、调试、油漆、包装等。
工艺过程和工艺流程
工艺过程:按一定顺序逐渐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和性质,使之成为预期产品的主要过程。主要包括热加工、冷加工及装配等过程。
工艺流程:零件依次通过的全部加工过程,又称为工艺路线。
3
NJUST 502教研室
工艺过程的组成
(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利用同一机床或在同一地点对一个或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工具、切削用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不变时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3)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切削一次完成的工艺过程。
(4)安装:工件在机床上定位夹紧一次成为一次安装。
(5)工位:一次装夹后,工件与夹具或机床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机床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个工作位置。
通常多工位、多刀具加工被看作一个工步,称为复合工步。
4
NJUST 502教研室
零件年生产纲领: N=Q×n ×(1+α) × (1+β)
Q---产品年生产纲领,n---产品中该零件件数
α---备品率β---废品率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
生产类型:根据产品大小、特征和生产纲领划分。
生产纲领:根据国家计划(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编制的企业在计划期(通常是一年)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5
NJUST 502教研室
1) 工艺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2) 工艺规程的作用
l 是组织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l 工艺规程是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l 是新建和扩建加工车间时的主要技术文件
3)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l 零件的零件图和产品的装配图
l 产品的年生产纲领
l 毛坯的生产情况
l 工厂现有生产条件
l 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
6
NJUST 502教研室
4)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l 计算年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l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l 确定零件的毛坯种类、形状、尺寸和精度
l 拟定工艺路线:选基准、确定加工方法、加工顺序
l 确定确定工序所用设备:
(1)加工范围与工件尺寸相适应
(2)加工精度与工序要求相适应
(3)机床效率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l 确定工序的工艺装备:选择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
l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l 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l 确定时间定额
l 填写工艺文件
7
NJUST 502教研室
毛坯的选择
确定毛坯种类
l 常用毛坯
(1)型材:棒料、管材、异型材、板材等
(2)铸件:砂铸、永久型铸、离心铸造、熔模(精密)铸造、压铸等
(3)锻件:自由锻、模锻、精锻
(4)焊接件
(5)冲压件
(6)冷挤压件
(7)粉末冶金件
8
NJUST 502教研室
l 选择毛坯应考虑的因素
确定毛坯的形状
毛坯形状应力求接近零件形状
毛坯形状还要便于加工,保证加工质量
(1)零件的材料及其机械性能
(2)生产纲领的大小
(3)工厂毛坯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及可能性、经济性。
9
NJUST 502教研室
零件结构工艺性
l 零件结构工艺性:零件制造、装配、维修的难易程度,是评价零件结构优劣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l 衡量零件结构工艺性的依据
(1)零件结构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的程度;
(2)零件加工工艺复杂程度及经济性;
(3)材料的利用率;
(4)加工面积的大小和实现自动化加工的可能性。
l 结构工艺性是相对的,与生产规模、设备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10
NJUST 502教研室
机械制造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