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预防
【教学目的】
1.知识性目的:
通过详细实例分析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根据传染病的侵入部位和传播途径,提出四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技能性目的 :
(1)尝试体育锻炼和讲究卫生进步人体的免疫力。
(2)尝试传染病的预防
【教学目的】
1.知识性目的:
通过详细实例分析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根据传染病的侵入部位和传播途径,提出四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2.技能性目的 :
(1)尝试体育锻炼和讲究卫生进步人体的免疫力。
(2)尝试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资料、合作探究的才能。
3.情感性目的:
(1)使学生都能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回绝不安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安康的生活态度,进步预防传染病的自觉性。
(2)通过对传染病问题的讨论,关注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使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
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重点】
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的措施.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不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一、放映《甲型H1N1》短片
二、提问:
1.甲型H1N1是传染病吗?
2.什么叫传染病?
3.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三、引言:
传染病是怎样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呢?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
学生答:是传染病
回忆传染病的概念(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和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回忆传染病的概念、特点,便于引出传染病流行需具备的环节,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一、传染病流行需具备的三个根本环节: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通过传染病的概念,由学生分析所需根本环节,.
引导学习
合作探究
1.根据观看的《甲型H1N1》短片,结合传染病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哪几个环节?这几个环节分别是什么?
2.提问:甲型H1N1的病原体是什么?传染源是什么?(出示图片提示病原体的概念。)
3.展示传播途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4.出示易感人群的课件,问甲型H1N1易感人群是什么?
传染病的流行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根本环节。
答出:传染源是可以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观看细菌、病毒、寄生虫图片,识记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
学生讨论后答复:病原体是H1N1病毒,传染源是患病的猪、禽、人。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分开传染源到达安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锻炼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才能,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进步学生的合作学习才能。
通过病原体概念的解释,帮助理解传染源的概念。利用图片让学生形象直观理解病原体,便于留下更深化的印象,有助于理解记忆。
通过概念帮助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
传染病的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